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zhǔn)確,使用請先核實!
全國景點查詢
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zhǔn)確,使用請先核實!
海岸第一山
景點 |
海岸第一山 |
介紹 |
原名白云山,因山門的匾額上書刻“海岸第一山”五個大字而得名。它座落于汕尾市城區(qū)捷勝鎮(zhèn)西2里許,是一座巒嶂重疊、峭壁削立、石嶺逶迤之山。它歷來吸引著中外游人,前來觀賞者不絕,也留下了不少詩詞聯(lián)語,惜不少失傳。 跨過“通得橋”,經(jīng)過“開覺路”,繞過“同歸佛海”石壁,便到達山門。山門匾額上刻有“海岸第一山”五個大字,兩旁還刻有一聯(lián)曰:“得門而入清門池;道岸先登彼岸山”。海岸第一山有八景,此八景按從山門到山巔先后順序排列為:“虹橋捷步”、“曲徑通幽”、“蓮池印月”、“勝地靈巖”、“碧澗流泉”、“古壁蒼松”、“石舟泛陸”、“仙井盤空”。 “虹橋捷步”是一座造型精巧的石拱橋,就似一道長虹飛壑,游人捷步度橋,大有乘虹飛登之感。而憑橋向西眺望,可清楚看到對面石壁刻有“點頭”二字,人稱“頑石點頭”! 扒鷱酵ㄓ摹眲t是一條蜿蜒的山徑,徑旁林卉蔥郁,綠意撲眼,花馨襲人,鳥語怡心! 吧彸赜≡隆笔且粡澤彸,池邊石岸有如人工所砌,錯落有致;環(huán)池柳絲輕拂,依依弄情,中有一棵古榕,枝榮葉茂,與池中水清蓮碧,相映成趣。經(jīng)常有人在此賞月,都說水中月更勝天上月,“蓮池印月”之名應(yīng)運而生! 皠俚仂`巖”是指得道庵。得道庵原址為“云山寺”,清代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住持僧遇緣禪師擴建這座庵寺時,易名為“得道庵”。大門匾額“得道庵”三字,長1.8米,寬0.66米。得道庵歷來名聞遐邇,歷來題寫的詩詞不少,現(xiàn)在里面仍有和尚,常以茶待客。相傳飲了這里的山泉所泡之茶,可益壽延年。 “碧澗流泉”此景中,澗中泉清見底,葉影明晰可數(shù);泉水叮咚、如琴似瑟,若吟猶訴,叩人心扉! 肮疟谏n松”是石壁呈古褐,勁松展翠綠,相映成趣,相依共存.“石舟泛陸”是從下往上望,可見一石船浮于山中,船頭有一條石索系之于巨石,惟妙惟肖。若跨進石船,則山風(fēng)陣陣勁吹,仿佛泛舟于滄海之中,讓人頓生豪邁昂揚之感。石船中有一觀音廟。昔日漁民出海,常來這里叩拜觀音娘娘,祈求平安順?biāo)於鄵启~蝦! 跋删P空”之景處于山巔,山巔出人意料地平如磨盤,中有一井,寬與深均米余,井中水滿,四季不竭。相傳南海有一仙人云游至此處上空,鳥瞰這座雄奇之山,認(rèn)為是藏龍臥虎之處,于是飛落云頭,想探個究竟,仙人在山顛徘徊時,忽然尿急,泡尿處竟沖出今日‘仙井’,F(xiàn)井水甘甜,可口潤喉,清洌不涸。民間傳聞飲了此水能去疾消災(zāi),玉成好事。
|
位置 |
廣東汕尾
|
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zhǔn)確,使用請先核實!
全國景點查詢
安徽
澳門
北京
福建
甘肅
廣東
廣西
貴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龍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蘇
江西
遼寧
內(nèi)蒙古
寧夏
青海
山東
山西
陜西
上海
四川
臺灣
天津
西藏
香港
新疆
云南
浙江
重慶
熱門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