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zhǔn)確,使用請先核實!
全國景點查詢
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zhǔn)確,使用請先核實!
天津鼓樓
景點 |
天津鼓樓 |
介紹 |
鼓樓,是漁陽古城的標(biāo)志性建筑,是天津地區(qū)現(xiàn)存最古老的城樓。同時,也是城內(nèi)布局之軸心,十字街中心分界點。民國《薊州志》載:城內(nèi)向以舊鼓樓分界,東至東門為文化街,西至西門為武定街,南至南門為太平街,北至種植園為拱星街。
鼓樓,原為鐘鼓二樓,故又稱鐘鼓樓,是古代報時、鳴更的地方,建于明洪武四年( 1371 年),但屢遭天災(zāi)人禍,可謂屢修屢圮,六百余年歷經(jīng)六次重修。明天順乙卯年( 1439 年)守備指揮劉楠將鐘鼓二樓并為一樓,名鼓樓。明正德元年( 1506 年)重修。明陸樹聲在《重修鼓樓記》中記載,嘉靖二十六年六月開始對鼓樓進(jìn)行再次重修,嘉靖二十八年七月竣工。崇禎十七年( 1644 年),清軍屠城,連日燒殺,鼓樓被燒毀。清順治間,薊州牧黃家棟修復(fù)了鼓樓?滴跏四辏 1679 年)大地震,鼓樓坍塌?滴跞辏 1694 年)薊州牧張朝琮重建,并題“古漁陽”“畿東鎖鑰”兩匾懸其上。乾隆十一年( 1746 年),鼓樓又被燒毀,僅存其基。九十年之后,道光十六年( 1836 年)薊州牧華浚重建鼓樓,南北正面仍懸“古漁陽”“畿東鎖鑰”二匾,此乃華浚手書張朝琮之額文。但有意思的是,落款卻不同,“古漁陽”的落款是“州牧山人張朝琮”,而“畿東鎖鑰”的落款則是“州牧丹徒人華浚”。
1966 年,樓閣上二匾被毀。 1983 年,對鼓樓重新維修,復(fù)制二匾懸于其上,使鼓樓重放異彩。
免費 |
位置 |
天津
|
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zhǔn)確,使用請先核實!
全國景點查詢
安徽
澳門
北京
福建
甘肅
廣東
廣西
貴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龍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蘇
江西
遼寧
內(nèi)蒙古
寧夏
青海
山東
山西
陜西
上海
四川
臺灣
天津
西藏
香港
新疆
云南
浙江
重慶
熱門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