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全國景點查詢
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清遠清虛觀
景點 |
清遠清虛觀 |
介紹 |
清虛觀又名福山寺、廖仙觀,始建于南北朝梁中大通三年(公元531年),連州保安人廖清虛居福山修煉,光大二年(公元568年)上升。連州人即以其居為觀。宋朝神宗皇帝加賜顯號為“靈禧真君”,后建真君殿、大雄殿、北帝殿、紫微殿、觀音殿、三清殿等十二大殿。各殿錯落有致,雄偉壯觀,道士僧人眾多,不但是道家七十二福地,而且也成了佛家勝地。流水古樹之間,宛若仙境。
抗日戰(zhàn)爭時期,廣州淪陷,省府遷往連縣,而寺院為廣東省兒童教養(yǎng)院使用,收養(yǎng)淪陷區(qū)難童近千人,F(xiàn)在問起鄉(xiāng)人,得知當時的童子軍(也就是難童)在福山期間,由于中央撥下的經(jīng)費到達他們手中的時候,早已被各級克扣一空,童子軍被餓得連螞蝗也捉來充饑,貧苦的鄉(xiāng)民們雖然很同情他們,有的還收養(yǎng)難童為子,然而,畢竟力所難顧,由于得不到政府的救濟,許多的童子軍就這樣而被活活餓死,狀況凄涼。不久,國民黨保安團又盤踞福山,僧走道散,幽林鐘聲不再,寺廟逐漸毀壞。解放后,殘存寺廟、神像被毀,從此,靜福山“花草埋幽徑”,喧鬧了千年的“靜福寒林”真的靜下來了,惟有寒林空對月。
80年代后,逐步修復(fù)了紫微殿、真君殿、北帝殿及福字井等建筑,同時為紀念五代時期著名詩人孟賓于(連州保安人),修建了孟賓于紀念碑。為了一覽天下七十福地秀色,為了瞻仰古風前賢,為了尋找唐宋明清的繁華以及戰(zhàn)時的那段歷史......來福山旅游的人們又多起來了,而至福山的專線旅游車也已開通。
|
位置 |
廣東清遠
|
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全國景點查詢
安徽
澳門
北京
福建
甘肅
廣東
廣西
貴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龍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蘇
江西
遼寧
內(nèi)蒙古
寧夏
青海
山東
山西
陜西
上海
四川
臺灣
天津
西藏
香港
新疆
云南
浙江
重慶
熱門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