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網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全國景點查詢
注意:網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武漢長江大橋
景點 |
武漢長江大橋 |
介紹 |
武漢長江大橋連結漢陽和武昌的龜蛇二山,橫跨萬里長江之上。是我國長江上第一座公鐵路兩用橋。 武漢長江大橋于1957年10月15日建成并通車,它是連接長江南北的第一座大橋。大橋分兩層,上層公路,面寬18米,4車道;下層鐵路,全長1670米。其中正橋長1156米,漢陽岸引橋長303米,武昌岸引橋長211米,正橋有2座橋臺,8墩9孔,每孔跨度128米。武漢長江大橋于1955年9月動工,建成通車僅用了兩年零一個月,比計劃將 近提前了兩年時間。設計總投資1.38億元,由于采用管柱鉆孔法先進技術,以及群眾性的技術革新活動,不僅縮短了工期,而且節(jié)約投資近40%。
武漢長江大橋在大橋建設中曾得到了前蘇聯(lián)技術專家的大力協(xié)助和支持,首創(chuàng)了新型的管柱基礎結構施工技術,使水下的橋墩修建工作全部改在水面進行,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增加了施工時間,加快了工程進度,節(jié)約了工程造價。 武漢長江大橋,具有濃厚的中國民族建筑特征。武昌、漢 陽兩均建有離地面35米高的橋頭堡,從底層大廳至頂亭,共七層,有電梯和扶梯供行人上下。附屬建筑和各種裝飾,均極協(xié)調精美,整個大橋異常雄偉瑰麗。堡亭高出公路橋面8米,兩層四方八角,上有重檐和紅珠 圓頂。在橋頭堡內的地面大廳里,有大型雕塑。橋面兩側,齊胸的鑄鐵鏤空欄桿上,鑄有各種飛禽走獸,栩栩如生。大橋兩側各有143塊花板對稱排列,花板內容取材于我國勞動人民所喜聞樂見的題材,如“孔雀開 屏”、“鯉魚戲蓮”、“喜鵲鬧梅”、“玉兔金桂”等,引人入勝。 站在大橋橋面,可俯視滔滔江水東流 去,一艘艘輪船來來往往;湖北廣播電視塔聳立于漢陽邊的龜山之巔,而“江南第一樓”-黃鶴樓則屹立在武昌側蛇山上,林立的高樓一座座拔地而起,使人不禁感嘆武漢這座大都市日新月異的變化。
長江,自古被稱為不可逾越的天塹,而武漢長江大橋的建成,則是“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
位置 |
湖北武漢
|
注意:網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全國景點查詢
安徽
澳門
北京
福建
甘肅
廣東
廣西
貴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龍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蘇
江西
遼寧
內蒙古
寧夏
青海
山東
山西
陜西
上海
四川
臺灣
天津
西藏
香港
新疆
云南
浙江
重慶
熱門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