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
東周以來諸朝皇陵形成的中國最大古墓葬群就在洛陽北部邙山之中。建國以來,洛陽發(fā)掘歷代墓葬一萬余座,獲文物30多萬件。為展現(xiàn)其精華,于1987年耗資近千萬元建成世界最大的洛陽古墓博物館。
古時候,人死了,便被稱為“北邙人”.故有“北邙山頭少閑士,盡是洛陽人舊墓”的說法。洛陽作為中國古代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交通的中心,累計達2000多年之久。這里既是許多帝王以及政治家、軍事家、藝術家活動的舞臺,也是他們長眠的處所。由于邙山風景秀麗、土層堅厚,因而便成了皇族權貴競相營造塋墓的“風水寶地”。
洛陽古墓博物館占地29000平方米,建筑面積7500平方米,搬遷、集中、復原風格各異的典型陵墓22座,包括西漢、東漢、魏、晉、唐、宋六個朝代.館內保持原物.原型、原樣、原規(guī)模.該館面積之大、風格之別致、收集古墓年代之久、類型及數(shù)量之多均屬世界首位,是中國一大絕觀.洛陽古墓博物館建筑分為兩大部分,即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地上部分設有漢代朱雀.斗拱式漢白玉門闕、獅子形館表,表額上由著名考古學家夏鼐先生題"洛陽古墓博物館”.太虛大殿前有一對漢代天祿、避邪漢白玉獸,大殿兩側是配殿,設有賓客室、資料室、陳列室、紀念品展銷室。
地下部分設有兩漢廳、魏晉廳、唐宋廳和休息廳。各廳之間有通道相連;通道兩側是第一批搬遷復原的歷代古墓葬,共22座,地下墓室4200多平方米,包括西漢、東漢、魏、晉、唐、宋六個朝代.地下通道和游廊曲折回環(huán),給人以神秘的感覺。這些墓葬風格各異,都是某一時期的典型,雖然經(jīng)過發(fā)掘和搬遷,仍然是原物原樣風采.它們不僅結構精巧、奇特,而且飾以多姿多采的壁畫,有的表現(xiàn)打鬼儀式,有的反映升仙思想,有的描繪天體星象,有的再現(xiàn)歷史故事或神話傳說。畫風古樸,布局嚴謹,氣勢宏偉,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堪稱國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