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全國景點查詢
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文天樣祠
景點 |
文天樣祠 |
介紹 |
文天祥祠坐落在東城區(qū)府學(xué)胡同63號,明清兩代為祭祀南宋抗元英雄文天祥,將當(dāng)年文天祥被囚禁的土牢舊址擴大改建而成,至今仍保持明代的建筑風(fēng)格。1984年10月對外開放。
文天祥(1236一1282),字宋瑞,號文山,江西吉水人。1279年抗元失敗后,被擄至大都,囚禁在這里一個土室內(nèi)。在此寫成《正氣歌》,元至元十九年 (1282)十二月初九在柴市遇害,后其妻歐陽氏也被元兵擄至大都,得知文天祥殉國,自刎而死。明洪武九年 (1376),按察司副使劉崧在柴市主持建祠,并將街名改稱教忠坊。明永樂六年(1408)重建詞堂,正式列入祀典。
祠堂坐南,由大門、過廳、堂屋等三部分組成,面積近600平方米。堂屋內(nèi)保留有原祠堂的部分珍貴文物。如明《宋文丞相傳》石碑、清《重修碑記》石碑及《宋文丞相國公像》碑等!吧绞论E展覽”簡要介紹了文天祥青少年時期、入仕后十五年間、起兵抗元、九死一生、再舉戰(zhàn)旗、兵敗被俘、楚囚就義的英雄事跡。室內(nèi)屏風(fēng)正面為毛澤東手書“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漢青”,背面為文天祥所著的《正氣歌》全文。后院尚存一株棗樹,相傳為文天祥被囚禁期間親手所植,向南歪斜的樹身象征文天祥“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誓不休”的精神。
佇立堂前,憑吊英靈,我們更能深刻地體味愛國主義精神的崇高和哪種“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氣節(jié)。
|
位置 |
北京
|
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全國景點查詢
安徽
澳門
北京
福建
甘肅
廣東
廣西
貴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龍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蘇
江西
遼寧
內(nèi)蒙古
寧夏
青海
山東
山西
陜西
上海
四川
臺灣
天津
西藏
香港
新疆
云南
浙江
重慶
熱門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