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zhǔn)確,使用請先核實!
全國景點查詢
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zhǔn)確,使用請先核實!
東巖山
景點 |
東巖山 |
介紹 |
東巖山即東山,古稱烏石山,因有山石狀如麒麟,又名麟山,位于市區(qū)之西北。凌晨,登山眺望,旭日乍露,云蒸霞蔚,如盤似輪,金光萬道,氣象萬千,故有“東山曉旭”之勝景,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東巖山半山腰有座“報恩東巖教寺”,建于宋淳化元年(公元990年)。寺主殿后有座三層八角空心的宋代石塔,虛檐危頂,形極奇古;〉37只獅子,形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守衛(wèi)塔門的金剛力士的雕塑,線條粗獷,造型古樸。寺的右下方有一座明代建的“三教祠”,祀奉“三教”(儒教、道教、佛教)創(chuàng)始人林兆恩。 林兆恩(1517-1598年)字懋勛,號龍江,莆田城廂赤柱巷人。因其倡導(dǎo)儒、道、釋三教合一說,世稱“三教先生”、“三一教主”。他生前曾在“東山樵舍”講學(xué)。“東山樵舍”是林兆恩祖父林富(官居兩廣總制)歸隱后建的別墅。林兆恩去世后,他的信徒們把樵舍改為“宗孔祠”,以示紀(jì)念他。林兆恩生前門徒遍天下,南京、北京等地也建有“三教祠”,F(xiàn)在東南亞各國的興化華僑聚居之處,也多建有“三教祠”。因此,東巖山“宗孔祠”被稱為“麟山祖祠”。 “麟山祖祠”后有一棵千年古樟,高約15米,圍13.8米,樹分三杈,其中二杈已枯萎,但有一杈仍枝繁葉茂,龍蟠虬舞。有人說這棵千年古樟的三杈預(yù)示了“三教”的各自發(fā)展,蘊含著不可泄露的寓意。
|
位置 |
福建莆田
|
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zhǔn)確,使用請先核實!
全國景點查詢
安徽
澳門
北京
福建
甘肅
廣東
廣西
貴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龍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蘇
江西
遼寧
內(nèi)蒙古
寧夏
青海
山東
山西
陜西
上海
四川
臺灣
天津
西藏
香港
新疆
云南
浙江
重慶
熱門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