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山位于佘山鎮(zhèn)境內(nèi),在縣城北約11.5公里,東枕通波,西連玉屏(薛山)。山形修峻,略呈“十”字形,宛若延頸舒翼、凌空翱翔之鳳凰,故名。鳳凰山居九峰之首,海拔51.1米,山地面積約400畝。
鳳凰山之東部有懸崖一處,名青壁,高數(shù)十米,直如刀削。
舊時上有虬松古藤,蒼森可愛。解放后封山育林,林木蓊郁,景色清幽。嘉慶府志載有山泉二:一曰鳳凰,一曰陸寶。陶宗儀詩:“丹泉陸寶秘精靈”,即指此。
嘉慶府志載有“十景”:(1)南村居,陶宗儀隱居處;(2)三星閣,徐階筑,供御賜三星像;(3)來儀堂,陳繼儒筑;(4)且止園,王元瑞筑;(5)梅花樓,莫如忠別業(yè);(6)芙蓉莊,徐階筑;(7)山月軒,元華亭俞允(字嘉言)讀書處;(8)錦溪橋,在山下;(9)摩霄崖,在何氏拜石堂下;(10)東海亭,祀張弼處。
另有古跡數(shù)處:(1)竹堂,在山下;(2)慶陽院,在山下;(3)鳳凰山莊,徐階別業(yè),在山南;(4)明著名書法家張弼墓,在山之陽。
每年七、八月間,漫山遍野盡是荔海綠浪,一簇簇鮮紅荔果點綴其間,呈現(xiàn)出亞熱帶果園特有的風(fēng)光。當(dāng)?shù)剞r(nóng)民種植荔枝已有500多年歷史,目前種植面積1.5萬畝,年總產(chǎn)量最高達(dá)22萬擔(dān)。優(yōu)良品種有烏葉、蘭竹、早紅、綠荷包等。九湖村有一株500年樹齡的“荔枝王”,至今仍枝繁葉茂,年產(chǎn)量可達(dá)4200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