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全國景點查詢
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佘山天主教堂
景點 |
佘山天主教堂 |
介紹 |
教堂坐落于西佘山之頂,被譽為“遠東第一大教堂”。初建于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1年),由法國傳教士所建,后又幾次翻建,現(xiàn)在的教堂是1925年擴建而成。包括中山教堂和山頂大堂兩座建筑,有圣母亭、圣心亭、若瑟亭等“三圣亭”。
此天主堂為歐洲“巴洛克”風格建筑,融希臘、羅馬、哥特式建筑藝術于一爐,部分建材與裝飾采用中國傳統(tǒng)建筑手法,可謂中西文化融合的結(jié)晶。天主教堂與山融為一體,輪廓協(xié)調(diào)自然,堂紅山綠相映成輝。整個建筑平面呈拉丁式十字形,充分體現(xiàn)了建筑美學上對稱中不對稱的美感。
山頂大堂高17米,教堂內(nèi)設3000個座位,可容納近4000名教徒,而且音響效果極佳。大殿正祭臺用大理石砌成,殿窗部分鑲嵌五彩玻璃,頂部蓋以碧色的琉璃瓦。鐘樓高38米,按一定音符排列著8只大鐘,由紫銅鑄成的圣母像,高8米。圣母雙手高舉雙手呈十字狀的小耶穌,寓意歡迎各地前來的朝圣者。1942年羅馬教皇曾佘山天主教堂封為“圣殿”,成為我國天主教徒朝覲的圣地。
從山腳到山頂?shù)那坌÷飞嫌?4座苦路亭,每亭中有一幅耶穌受難浮雕,還有3座圣亭和一個中堂,逐級向上的苦路把苦路亭、圣亭、中堂及山頂教堂聯(lián)成一體。信徒們到佘山朝圣時,沿著曲折的苦路逐級而上,領略耶穌代人受難的經(jīng)歷。佘山天主教堂是上海天主教徒在東南沿海的主要朝圣地,每逢圣母月,各地天主教徒紛紛來此朝圣,故余山在海外有圣母山之稱。
|
位置 |
上海
|
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全國景點查詢
安徽
澳門
北京
福建
甘肅
廣東
廣西
貴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龍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蘇
江西
遼寧
內(nèi)蒙古
寧夏
青海
山東
山西
陜西
上海
四川
臺灣
天津
西藏
香港
新疆
云南
浙江
重慶
熱門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