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全國景點查詢
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龍山寺
景點 |
龍山寺 |
介紹 |
“龍山寺”在晉江市安海鎮(zhèn),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隋皇泰年間(618-619),初名普現(xiàn)寺,吞并竺寺,明清幾經(jīng)重修。該寺歷千余年,傳布廣遠,F(xiàn)臺灣有龍山寺多座,都從安海祖寺分爐。寺前有月池一洼,山門為石牌坊,上刻“天竺梵鐘”四個大字。進了山門,但見寺的前墻上嵌一大石碑,刻“龍山寶地”。 兩側(cè)為鐘鼓樓、正門廊前有石獅、石鼓各一對,門額懸“一片慈云”木匾。門內(nèi)有拜庭,拜壇,壇上有亭。大雄寶殿氣勢宏偉,木刻,石雕、瓷塑,彩繪遍飾,精美璀燦。其中一對石龍柱,飛逸盤騰,工藝精湛,龍爪各抓一鼓一罄,擊之發(fā)鼓、罄之聲,巧妙神奇。殿內(nèi)有千手千眼菩薩立像,系一根巨木雕就,通高4.2米。佛像頭戴花冠,冠上雕許多佛首。佛臉豐盈慈祥,兩手胸前合十。佛身兩側(cè)雕塑1008只手,如兩扇羽翼,錯落有致,姿態(tài)各異。每只手帶鐲,掌中各雕一只眼,或執(zhí)書卷,法器,雕工精美絕倫。佛像通身貼滿純金箔,金光燦燦,雍榮華貴,為稀世珍品。寺中有明朝書法家張瑞圖題“通身手眼”匾額,及明朝莊俊元,近代弘一法師等名人墨跡。 龍山寺還存有諸多名人墨寶、真跡:前殿大門聯(lián)“為甚十二個時辰憎枷愛紐塵緣不斷,果然五百雙手眼溺拯扶危佛法無邊”系清莊俊元真跡,殿北檐下巨匾“紹隆佛種”為弘一法師真跡;天壇上有趙樸初親題的“龍山寺”匾;及宋朱熹真跡“普現(xiàn)殿”,宰相李文禎題、舉人柯琮璜書寫的“鎮(zhèn)國佛”匾;等等。 龍山龍山寺殿宇巍峨宏觀,歷史悠久,影響深遠。唐宋以來,安海龍山寺的香火便隨著安平商賈的足跡傳播海外。在東南亞、臺灣等地尤其突出,僅臺灣就有二百多座同名的寺宇,其中最著名的是鹿港龍山寺和臺北艋龍山寺。 寺以其宏偉的規(guī)模,非凡的氣勢,嚴整的布局,奇妙的結(jié)構(gòu)和巧奪天工的雕刻藝術(shù)而名噪海外。同時,她那遍布臺島數(shù)以百計的分靈,如同當年泉臺兒女開發(fā)寶島臺灣的座座豐碑,成為密切泉臺關(guān)系的重要橋梁之一。
|
位置 |
福建泉州
|
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全國景點查詢
安徽
澳門
北京
福建
甘肅
廣東
廣西
貴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龍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蘇
江西
遼寧
內(nèi)蒙古
寧夏
青海
山東
山西
陜西
上海
四川
臺灣
天津
西藏
香港
新疆
云南
浙江
重慶
熱門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