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zhǔn)確,使用請先核實!
全國景點查詢
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zhǔn)確,使用請先核實!
四大股廟
景點 |
四大股廟 |
介紹 |
四大股廟位于五原城南5公里處,又名諸神廟。建于清穆宗同治十一年(1872年)。是年,萬太公、萬德原、郭大義和王同春合成四股重新修竣短鞭子渠(后改稱老郭渠),此渠竣工后又修了廟,故名“四大股廟”。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王同春又重修四大股廟。重修后的廟宇與原來的廟相比,不僅規(guī)模宏大、雄偉,而且工藝精湛。 新建的四大股廟建有正殿、東偏殿、東西兩側(cè)禪房、山門、鐘樓、鼓樓、藥樓以及坐南朝北與廟宇相對的戲臺等建筑物。正殿中塑伏魔大帝關(guān)公神象,左有火德真君,右有興水河神。東偏殿塑有藥王、牛王、馬王、龍王、玄帝、文昌等神像。西偏殿塑有黿神、媽媽大仙、馬大仙、呂祖洞賓、四大天王等神像。諸神翔像高約5至7尺,泥塑飾金! ∶糠耆氯、四月八、端陽節(jié)、六月六等時節(jié),寺院舉辦廟會,戲臺上唱戲,河中放河燈,或祭河神、或求子,或祈禱消災(zāi)免難。特別是遇到旱少雨時,為了祈求興云布雨,風(fēng)調(diào)雨順,各路和尚道士前來念佛誦經(jīng),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帶上“布施”、供品云集此廟,焚香還愿,獻佛敬神,轟動百里,熱鬧非凡。 四大股廟正殿前廊東壁下立一石碑,系王同春在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重修廟時由眾地商和鄉(xiāng)民所立,碑名曰:“重修諸神廟并開渠筑堤埤”。碑高6尺,寬4尺。碑文由學(xué)者商隱、王建勛(云峰)二氏撰寫,并鐫刻于石碑之上。碑文記述了王同春開渠建廟的事跡和河套的墾務(wù)歷史,很有史料價值。此碑于1939年被日本侵略軍盜走,至今下落不明。
|
位置 |
內(nèi)蒙古巴彥淖爾
|
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zhǔn)確,使用請先核實!
全國景點查詢
安徽
澳門
北京
福建
甘肅
廣東
廣西
貴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龍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蘇
江西
遼寧
內(nèi)蒙古
寧夏
青海
山東
山西
陜西
上海
四川
臺灣
天津
西藏
香港
新疆
云南
浙江
重慶
熱門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