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全國景點查詢
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黃河鐵橋
景點 |
黃河鐵橋 |
介紹 |
位于蘭州城北的白塔山下、金城關(guān)前,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是蘭州市內(nèi)標志性建筑之一。鐵橋建成之前,這里設(shè)有浮橋橫渡黃河。浮橋始建于明洪武年間(公元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年),名叫鎮(zhèn)遠橋,今尚存建橋所用鐵柱一根高達三米,重約數(shù)噸,上有"洪武九年"字樣。 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一九○七年),改浮橋為鐵橋,是黃河上游第一座鐵橋。橋有四墩,下用水泥鐵柱,上用石塊,弧形鋼架拱梁,是后來進行加固工程時增建的,全部工程共耗白銀30余萬兩。登橋遠望,不遠處的黃河如帶,蜿蜒盤曲,為蘭州這一工業(yè)城市增色不少! 古代這里是控扼河西走廊、青海、寧夏的交通要沖,“絲綢之路”的必經(jīng)之地。西漢以后,嚴冬黃河結(jié)冰,厚數(shù)尺,車馬通行其上,俗稱冰橋。史稱陜西之路可通甘涼者,惟蘭州浮橋;敵若據(jù)此橋,則河西隔絕,餉援難通。夏秋河水暴漲,橋常沖毀,冬春之際,冰凌沖撞,亦常摧橋!短m州古今注》記載: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把浮橋改建為鐵橋,長七十丈,寬二丈二尺四寸,橋下設(shè)四墩,下用水泥鐵柱,上用石塊,河南第二墩最深,墩底至水面一丈七尺。共花白銀三十萬六千余兩。工程由德商泰來洋行承修,但物資運輸和施工全為我國承擔,各地人民以駱駝、大轱轆車,遠涉千里,東自天津等地運輸架橋材料,終于在黃河上架起第一座鐵橋。鐵橋曾于1954年進行加固工程,上架弧形鋼架拱梁,結(jié)構(gòu)美觀,氣勢更見雄偉。
|
位置 |
甘肅蘭州
|
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全國景點查詢
安徽
澳門
北京
福建
甘肅
廣東
廣西
貴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龍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蘇
江西
遼寧
內(nèi)蒙古
寧夏
青海
山東
山西
陜西
上海
四川
臺灣
天津
西藏
香港
新疆
云南
浙江
重慶
熱門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