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門洞位于沂水院東頭鄉(xiāng)四門洞村東時密山西麓,為一座天然石灰?guī)r溶洞,全長3000余米,有東、西、南、北四個門,故稱四門洞。 傳說很久以前,此地森林茂密,常有豺、狼、虎、豹四獸危害人間。有一次呂洞賓路過這里,聞知此事,揮劍施法,將四獸壓于時密山下。日久,四獸思過,商定如能出山,不再害人。某日,四獸同時向東西南北四方奮力挖山逃竄,結果全部掙脫。于是山便有了洞,洞便有了四個門,此便是“四門洞”的由來。四獸逃走后,呂洞賓二次路過此地,想起壓于山下的四獸,尋找多時,不見蹤跡,只見一洞有四門,甚為奇怪,于是進洞觀瞧,發(fā)現(xiàn)洞中有洞,洞中有天,水流千轉,萬丈深淵,景色別致,瑰麗多姿,再細聽時,似有琴音繚繞。洞賓大喜,決定在此修煉。有牡丹仙子得知洞賓在此,也來到此地,在附近一洞中修煉,于是便發(fā)生了為后人所津津樂道洞賓戲牡丹的故事。 洞的神奇和傳說的神秘構成了四門洞濃厚的民間文化氛圍,也與附近的行宮殿、升仙塔、沂蒙碑林園、浴仙湖、牡丹亭等景觀構成了有別他地的獨特風景,具備很高的觀賞價值。
1999年,沂水善久青銅工藝品有限公司邀請曲阜師范大學地理系專家編制了《沂水縣四門洞風景旅游區(qū)建設規(guī)劃方案》,根據(jù)規(guī)劃,主要開發(fā)洞內、洞外、會仙浴、浴仙湖四個層次的景點。目前,一、二期工程已經(jīng)結束,并對游人開放。四門洞洞內有大量鐘乳石、天鍋、龍?zhí)、蓮花臺及洞中洞、洞上洞等景觀,分旱洞、水洞,從水洞可劃船至北門,南門側巖壁上刻有“洞天”兩個大宇,年代已無從考證。附近有洞賓祠、觀音園、月牙湖、千年古銀杏等景點。四門洞資源特色較明顯,假日到此旅游者絡繹不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