峽谷景廊距縣城4公里,兩旁奇峰如劍似戟,巍峨崢嶸。絕壁似削似畫,屏嶂撐天;飛瀑若虹若幻。有詩贊6里峽谷風光之美:“疑在巫峽望巫山,又從靈峰到靈巖。林泉壑瀑兩廊畫,天開畫圖絕入寰!故稱峽谷為景廊。景廊內(nèi)步步是景,美不勝收。 山坑三瀑 在景廊入口處的泗溪支流。支流名山坑,洶涌湍急,最為壯觀。三瀑離谷口約1里許,成梯 級,頭級名太平瀑,高56米,通常爆簾寬達4米,從刀刃般的巖壁飛瀉而下,疑是銀河落九天。瀑下是深潭,潭邊有一片草坪,譚兩旁是懸崖絕壁,出口奇狹,僅1米多,終日水霧彌漫,令人嘆為觀止。二級為怒瀑, 高20米,溪水匯成一團從一級深潭狹窄的出口奔騰而下,似怒龍自空中一頭沖入瀑下的“怒潭”中,聲若狂雷,浪花沖天回旋。人離瀑布10米,仍被水花擊得睜不開眼;在3O米外,水霧仍迎面撲來。其氣勢之雄奇 和壯觀,堪稱一絕。怒瀑形若石槽,除出口外,三面是筆直的懸壁,險幽異常。潭面上,水霧籠罩,浪花橫濺,白茫茫一派;譚內(nèi),深碧幽幽,無人敢下。潭日有一巨石,名“水上仙”,水從石下流出。三級為姊妹瀑,瀑分兩股瀉下10米高的石壁,左股水大為姊;右股水小為妹。 峽谷景廊距縣城4公里,兩旁奇峰如劍似戟,巍峨崢嶸。絕壁似削似畫,屏嶂撐天;飛瀑若虹若幻。有詩贊6里峽谷風光之美:“疑在巫峽望巫山,又從靈峰到靈巖。林泉壑瀑兩廊畫,天開畫圖絕入寰!惫史Q峽谷為景廊。景廊內(nèi)步步是景,美不勝收。 山坑三瀑 在景廊入口處的泗溪支流。支流名山坑,洶涌湍急,最為壯觀。三瀑離谷口約1里許,成梯 級,頭級名太平瀑,高56米,通常爆簾寬達4米,從刀刃般的巖壁飛瀉而下,疑是銀河落九天。瀑下是深潭,潭邊有一片草坪,譚兩旁是懸崖絕壁,出口奇狹,僅1米多,終日水霧彌漫,令人嘆為觀止。二級為怒瀑, 高20米,溪水匯成一團從一級深潭狹窄的出口奔騰而下,似怒龍自空中一頭沖入瀑下的“怒潭”中,聲若狂雷,浪花沖天回旋。人離瀑布10米,仍被水花擊得睜不開眼;在3O米外,水霧仍迎面撲來。其氣勢之雄奇 和壯觀,堪稱一絕。怒瀑形若石槽,除出口外,三面是筆直的懸壁,險幽異常。潭面上,水霧籠罩,浪花橫濺,白茫茫一派;譚內(nèi),深碧幽幽,無人敢下。潭日有一巨石,名“水上仙”,水從石下流出。三級為姊妹瀑,瀑分兩股瀉下10米高的石壁,左股水大為姊;右股水小為妹。 石林飛瀑 在景廊入口處有旁山上,無數(shù)石筍,猶如層層密林,在約300米高的山頂,一道急水憑空奔 出,分二折落下3O余米高的懸崖,瀉玉濺珠。白練婉蜒下飄,曲曲折折,時隱時現(xiàn),直到峽底。緊挨飛瀑左側(cè)的懸壁間,有一條巖縫,長20余米,寬2米,深3米。巖縫內(nèi)長滿青苔,常年滲滴水珠。夏日傍晚,蒸煙吐霧,與飛瀑剛?cè)嵯嘤,妙趣橫生。 三仙巖 在景廊入口處左旁山上,與隔山石林飛瀑相對。近山頂處,有三個巨巖,酷似三位仙人立于長風浩浩的山巔,觀望隔山飛瀑。在三仙巖右側(cè),有一“人面龜”,傳說當年呂洞賓和三位騎龜神仙云游到此,洞賓酒醉,朝對山石林噴清酒一口,石林即垂瀑布,三仙和神龜膛目結(jié)舌,化為石像。 楓嶺石林 在離石林飛瀑約 100米的峽谷旁。一條石徑從溪水嘩嘩的山腳盤盤折折直至山頂?shù)陌自粕钐,這就是楓嶺。嶺旁盡是蔽無遮日的紅楓,生機勃勃,直沖山頂。春天,與五彩的山花相映成趣,夏日綠蔭,到了秋天,滿嶺火紅,那真是進入“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十二月 花”的詩的境界。嶺上有一“流米巖”,巖有孔,傳為仙人所賜,日流斗米接濟百姓,后為貪婪之婦所壞而無米流出。山上,有石筍無數(shù),神態(tài)各異,引人入勝。 白龍?zhí)丁?/STRONG> 在離楓嶺石林約200米的溪谷中。潭口兩爿石壁相夾,寬僅4米,名龍門,龍門內(nèi)豁然開寬;潭 內(nèi),綠波粼粼如碧玉,似翡翠;潭中央,一條白色石梁,酷似蛟龍戲水,白龍?zhí)豆拭。潭頭,有一塊赤紅的圓形巨石,名龍珠。白龍?zhí)蹲髠?cè),五座石峰刺云簇天,名五指山。五指山上有一巨石,似僧,咧嘴笑迎天下客,名迎客僧。此處還有“大勝將軍”、“飲馬峽”、“羅漢山”、“金獅潭”、“稻桶崖”等景觀。稻桶崖從溪谷拔地而起,高達百米,形似巨桶,如利斧劈就,亂云飛渡,險峻異常。 三疊瀑 過金獅潭,有三爆相曾于絕壁,稱三疊瀑。一疊瀑高2O米,二疊高30米,旁有巖庵,可容數(shù)人;三疊高15米。疊疊絕壁疊疊瀑,實在誘人。三疊瀑下有大石,可仰臥觀瀑,景色醉人,石稱“眠石”。下有閑潭,潭水清澈可人。三疊爆東有山脊,上看成嶺下成峰,嶺似馬鞍峰如鷹!苞棥苯邪晋棥I郊古c三疊爆之間是盤旋如長蛇的“三漈嶺”。三疊瀑西,是巨峰千里的“摩天壁”。 通天峽 在景廊2公里處。萬丈斷壁,成對角之勢直插云霄。峽內(nèi)草木成蔭,泉瀑隱隱,澗水潺潺,有 “洞簾飛霧”等景觀。洞簾飛霧在公路上方約30米遠的峽內(nèi),三面巖壁環(huán)抱,成桶狀,高20余米,上狹下 寬,”二股巨泉從洞頂瀉入洞底狀若干合的巖面上,水花似煙似霧。對面,-山蠶如蝦,名天蠶山。 陰陽瀑 在通天峽對岸。分二級,上級為陰瀑,瀑在一石縫內(nèi),高20米,深5米,縫口僅寬1米,人在遠處只見其縫隙,不見瀑布;只有在其對岸的石臺上,方見飛瀑,縫內(nèi)珠光霧影,如同夢幻。二級為陽瀑,高15米,如白綢瀉入溪中。此瀑一陽一陰,鬼斧神工,佳景天成,其幽其奇其美,為天下罕見。陰陽瀑附近還有“孔雀峰”、“擎天壁”等景觀。 日月雙峰 過陰陽瀑,一石樁似劍從溪邊直插云霄,名倚天劍。倚天劍對面是日月雙峰。兩峰似筍似塔,突兀矗起,西高東矮,若即若離。矮者為日峰,下截有窟;高者為月峰,峰下亂石如林。 金牛潭 離開倚天劍,涉過一段干溪谷,便是金牛潭。潭深不可測,水清且綠。譚上有一急瀑,雖只有 七、八米高,但瀑布入潭之勢卻兇猛異常,獨有韻味。潭邊有兩塊巨石,狀如一劈為二的牛頭。相傳古時 有惡蛇作怪,危害鄉(xiāng)里,少年牛二挺身與惡蛇相斗,不敵而亡。牛二魂附他所收的牛,再與惡蛇斗。牛蛇相纏,難分勝負,后來牛被蛇咬,幾乎死,祈求上天,雷公劈下,蛇、牛都一壁為二而亡,牛血入潭,化為碧水。在斷開的“牛頭后腦殼”有一“巖庵”,可容數(shù)人站立。其中有一狀如樹葉的小洞,透過小洞,可見洞外藍天青山,叫“一葉天山”。 青龍?zhí)丁?/STRONG> 在金牛潭上游,潭里月牙狀,長達40余米,潭兩旁石壁聳峙。潭水碧如夢,綠如蘭,深造平靜而神秘,幽閉而空靈;碧潭之上,飛瀑瀉落,如訴如慕。青龍?zhí)队覀?cè)懸崖有一洞,名青龍洞,人不可攀,遠望洞中只幽幽一片,不知其深淺。傳說古時有一金鯉從此飛潭躍瀑,終上洞中修道而成龍,潭與洞之名,由此而得。 天際瀑 在景廊4公里處。急湍的溪水從懸崖上飛瀉而下,跌入路旁的石潭中,甚是壯觀。在瀑布中央的絕壁上,有兩石,一石象狗,一石象月,栩栩如生,名天狗追月。傳說古時月宮嫦娥因迷戀天際瀑景色,私自下凡,久不返宮,玉帝命二郎神的哮天犬前來催促,哮天犬同樣被天際瀑所誘,遂化為石。 金龜潭 在天際瀑下的溪谷中。潭水如碧玉,深不見底,兩面石壁,低者平溪床,高者千仞,奇樹異花,點綴其上,似一幅巨大的壁畫。潭口巖面,形如一只巨大的龜,巖面金黃,龜便為金龜,潭便為金龜潭。 觀音崖 在百丈漈電廠外側(cè)山上。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一手捏柳枝,一手托凈瓶,立于清風徐徐,百花爭艷的山巔。南側(cè)山頂下立著兩塊相連相疊的怪巖,似貓、似鷹、似熊、似兔、似虎,人稱百變妖巖。傳說百變妖巖常以各種形態(tài)出現(xiàn),危害過往百姓;觀音娘娘云游至此,見狀點石化為自身,以鎮(zhèn)妖巖。觀音崖前下側(cè)有一石塔,叫鎮(zhèn)妖塔。 鎖龍谷 在百丈涂電廠右上方約1公里處,12道小山梁龍盤于谷之四周。谷內(nèi)溪水縱橫,瀑聲隱約,遠聽若群龍在吟。谷中有一數(shù)十米高的石筍,形似寶塔,名“寶塔峰”。傳說早年有12條妖龍在此谷中作怪,玉帝遣托塔天王李靖前來擒龍。李靖在云頭擲下手中寶塔,將妖龍鎮(zhèn)于谷,并派天神騎麒麟監(jiān)視。故鎖龍谷上還有一巖叫“天神騎麒麟”,惟妙惟肖。 西天屏 在鎖龍谷左上方,一爿絕壁如刀削般從鎖龍谷右側(cè)的溪旁聳立。高200余米,寬150余米,如屏如峰,撐起一片蒼穹;雄鷹盤旋,氣勢磅礴,雄偉壯觀。石壁多為赤色。巖縫間蒼松與杜鵑花爭奇斗艷,色彩斑斕。西天屏頂,天漏一角,溪流從天而降,分二折直瀉而下,跌入瀑下的白龍峽中,高達百米。白龍峽,象一條石棺,長100多米,深2米,寬2米,槽內(nèi)水流湍急,如白龍沖峽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