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竹海度假區(qū)位于江蘇省溧陽南部山區(qū),東距江蘇宜興各類著名溶洞20公里,南連安徽太極洞15公里,西靠江南第一石壩10公里,北枕國家AAAA級天目湖旅游度假區(qū)18公里,置身于旅游黃金通道網(wǎng)絡之中。于2000年9月正式對外開放,它地處蘇浙皖三省交界處,是雞鳴三省之地,隸屬溧陽市橫澗鎮(zhèn)。因景區(qū)位于江蘇省最南端,是溧陽的南山區(qū),故稱之為南山。雖不是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的南山,但這里峰巒疊嶂,高低錯落,此起彼伏。這里山青水秀,竹豐林茂,風景秀麗,好一個別有天地。 南山竹海度假旅游區(qū)是一個集資源利用、生態(tài)保護和旅游觀光于一體的世外桃源。這里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宜人,山水相映成趣,風景如詩如畫,方圓幾十里無一絲污染。 車抵牌樓,前方就是竹海鏡湖。在兩山夾峙中的一泓清水,象一塊明鏡鑲嵌于山中,山水相映,風光旖旎,景色迷人。大壩邊,?恐嘀恢穹,可載著來客到湖中一游。沿著山路前行,滿山遍坡長著粗圓、挺拔的毛竹。路邊,野花盛開,粉蝶飛舞。行至“雞鳴三省”的官道,沿著一條由麻菇石砌成的山路,向上攀登,左側的澗河一路跳躍,歡唱而下。登上山巔,蘇浙皖邊區(qū)的風光盡收眼底。相傳這條昔日的官道,是官府運輸、郵傳的要道。明惠帝朱允炆從京都(今南京)皇宮的暗道逃到溧陽后,就是沿著這條官道翻越過山,逃亡至云南的。 走出官道,繼續(xù)向南前進,只見群山抱合,崗巒重疊,兩邊的青竹,直刺云天。 夏天到此游覽,仿佛走進了清涼世界,山風吹來,一身炎熱隨之拂去,讓你領略萬畝竹海的無窮魅力。 跨上登山石階,旁有八角亭。亭中有一口水深4米的古井,泉水叮咚。在此小憩,泡上一杯清茶,面對云天竹海,真是愜意無比。 由此登山,一路有臥虎石、觀潮亭、野豬林、吳越第一峰等景點,若翻過山頭,就來到久負盛名的深溪岕古松園。園中有清乾隆年間種植的松樹24棵,其中最大的一棵粗需二人合抱,高約30米。園內還有塊護林古石碑,碑上字跡雖難以辨認,但祖先立下的規(guī)矩世代相傳,遵守至今。 南山山麓,峰巒疊嶂,高低錯落,此起彼伏,千姿百態(tài)。林木濃蔭蔚然深秀,山溪潺潺,既具峰回路轉、空間深邃之美,又具迷離莫測尋奇探幽的神奇魔力。數(shù)萬畝毛竹,倚山抱石,碧海藍天,山風習習,浪潮起伏奔騰,驚濤澎湃,形聲雄渾,情趣別致。 漫游蔽日竹海、信步傍水長廊、蕩漾碧波竹筏、品茗南山壽眉,使人心曠神怡、神采奕奕。景內內峰、巒、嶺連綿起伏,高聳峻拔和數(shù)萬畝毛竹依山抱石、千姿百態(tài)、情趣別致。春風拂面,大地蘇醒,滿山遍野破土而出的竹筍,猶如一支支準備發(fā)射的火箭,形成了南山竹海獨特的風景;夏風習習,竹海浪潮起伏奔騰,形聲雄混,山間溪水清流瀉玉、淙淙有聲,蕩漾高山鏡湖中的竹筏,令人心曠神怡;秋天,崇山峻嶺、竹豐林茂,怪石嶙峋,滿山紅葉點綴著碧海藍天,林海深處形態(tài)各異的竹木小屋,給游客以鄉(xiāng)土、古樸、原始和自然的愜意;滿目蒼荑的冬天,這里仍是茂林修竹,綠水清山,尚有雪給竹海以銀裝素裹,琪樹銀花,正是:春山溪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明凈而如妝;冬山素裹而如睡。 南山竹海自然景觀令人神往,民間傳說也膾炙人口,這里有傳說中的仙山頭、金牛嶺、鍋底山、石葫蘆、龍泉、黃金溝、千人坑……有明建文帝朱允文(1402年6月)取道南下避難的越境官道和距今2500年的春秋時期的古兵營遺址,這些人文凝視,更增加了南山竹海的神秘。 已開放的景點有:壩堤印月、竹筏放歌、夜營地、孔雀園、蛇藝館、留名園、山里人家、古官道牌亭、南山壽泉、參天古株、千年古松、八卦迷宮等,新近將推出的景點有:水榭長廊、林中公園、南山索道等。南山竹海風格獨具,度假休閑村、竹海茶莊清幽靜謐 ,各種竹制工藝品、竹、木根雕,獨具匠心,南山土特產深受廣大游客青睞。南山竹海的成功開發(fā)保護了生態(tài),體現(xiàn)了自然,顯示了野趣,游客來此一游,無疑是其樂無窮,流連忘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