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zhǔn)確,使用請先核實(shí)!
蕭恢墓
景點(diǎn) |
蕭恢墓 |
介紹 |
蕭恢墓前現(xiàn)存石辟邪2,東西對立,相距19.6米。東辟邪長3.20米、寬1.75米、高2.81米;西辟邪長3.45米、寬1.20米、高2.87米。兩辟邪均無角、雙翼、頸粗短,昂首張口,長舌及胸,額須披拂,頭有鬣,翼翎五支,背及前胸均有凹溝。1955年,整修該處石刻。東辟邪原縱斷為二,整修時用水泥接補(bǔ)破裂處,并加鐵箍,腹下置橫檔支撐。西辟邪頭部殘缺,軀體風(fēng)化斑駁,原腹以下部分埋入土中,1984年,整修時從土中清出升高。1992年夏,用化學(xué)粘合劑充填后加箍。梁鄱陽忠烈王蕭恢(476-526),字弘達(dá),梁文帝蕭順之第九子。天監(jiān)元年(502)封鄱陽郡王,授郢州刺史加都督。普通五年(524)進(jìn)號驃騎大將軍,七年(526)卒于荊州任上,贈侍中司徒,謚“忠烈”。198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diǎn)文物保護(hù)單位。
|
位置 |
江蘇南京
|
安徽
澳門
北京
福建
甘肅
廣東
廣西
貴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龍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蘇
江西
遼寧
內(nèi)蒙古
寧夏
青海
山東
山西
陜西
上海
四川
臺灣
天津
西藏
香港
新疆
云南
浙江
重慶
熱門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