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zhǔn)確,使用請(qǐng)先核實(shí)!
抱樸道院
景點(diǎn) |
抱樸道院 |
介紹 |
在 浙 江 杭 州 秀 麗 的 西 湖 北 岸 , 有 一 座 小 山 , 名 曰 葛 嶺 。 該 山 因 東 晉 著 名 道 士 葛 洪 曾 在 此 煉 丹 修 道 而 得 名 。 據(jù) 說 葛 洪 在 此 山 常 為 百 姓 采 藥 治 病 , 并 在 井 中 投 放 丹 藥 , 飲 者 不 染 時(shí) 疫 , 他 還 開 通 山 路 , 以 利 行 人 往 來 , 為 當(dāng) 地 人 民 做 了 許 多 好 事 。 因 此 , 人 們 將 他 住 過 的 山 嶺 稱 為 葛 嶺 , 并 建 “ 葛 仙 祠 ” 奉 祀 之 。 元 代 因 遭 兵 火 , 祠 廟 被 毀 。 明 代 重 建 , 改 稱 為 “ 瑪 瑙 山 居 ” 。 清 代 復(fù) 加 修 葺 , 以 葛 洪 道 號(hào) “ 抱 樸 子 ” 而 改 稱 “ 抱 樸 道 院 ” , 遂 沿 用 至 今 。
從 西 湖 岸 邊 , 來 到 葛 嶺 腳 下 , 首 先 看 到 一 座 磚 石 結(jié) 構(gòu) 的 黃 色 牌 樓 。 經(jīng) 過 牌 樓 , 拾 級(jí) 而 上 , 不 一 會(huì) 就 到 了 抱 樸 道 院 山 門 。 門 外 院 墻 隨 山 勢(shì) 起 伏 , 宛 若 一 條 游 動(dòng) 的 黃 龍 , 因 此 有 “ 龍 墻 ” 之 稱 , 為 抱 樸 道 院 的 勝 景 之 一 。
抱 樸 道 院 的 正 殿 是 葛 仙 殿 , 奉 祀 葛 仙 翁 ( 葛 洪 ) 。 葛 仙 殿 的 東 側(cè) 有 紅 梅 閣 、 抱 樸 廬 和 半 閑 堂 , 皆 精 巧 別 致 , 為 典 型 的 南 方 庭 院 式 建 筑 。 紅 梅 閣 內(nèi) 有 木 刻 畫 廊 , 其 中 戲 曲 《 李 慧 娘 》 的 故 事 十 分 引 人 注 目 。 半 閑 堂 是 南 宋 丞 相 賈 似 道 尋 歡 作 樂 的 地 方 , 如 今 堂 內(nèi) 供 奉 慈 航 真 人 像 。 道 院 周 圍 還 有 葛 仙 庵 碑 、 雙 錢 泉 、 煉 丹 井 、 煉 丹 臺(tái) 和 初 陽(yáng) 臺(tái) 等 名 勝 古 跡 。 葛 仙 庵 碑 立 于 明 萬 歷 年 間 , 碑 文 用 簡(jiǎn) 練 的 筆 法 , 流 暢 的 語(yǔ) 言 , 記 述 了 葛 洪 的 生 平 和 到 此 結(jié) 廬 煉 丹 的 經(jīng) 過 , 以 及 歷 代 廟 宇 的 興 建 情 況 和 祀 典 之 事 。 院 內(nèi) 的 雙 錢 泉 , 水 質(zhì) 甘 甜 , 傳 說 常 飲 可 延 年 益 壽 。 葛 嶺 頂 端 有 初 陽(yáng) 臺(tái) , 為 一 石 砌 臺(tái) 閣 , 是 觀 賞 日 出 的 好 地 方 。 每 當(dāng) 朝 陽(yáng) 初 升 , 登 臺(tái) 遠(yuǎn) 眺 , 天 空 如 赤 練 , 旭 日 如 巨 盤 , 滄 海 變 幻 , 流 金 溢 彩 , 堪 稱 奇 景 。 古 人 稱 此 景 為 “ 東 海 朝 暾 ” 。 初 陽(yáng) 臺(tái) 之 下 有 煉 丹 臺(tái) , 為 葛 洪 安 爐 煉 丹 之 處 。 煉 丹 臺(tái) 旁 有 煉 丹 井 , 是 葛 洪 煉 丹 所 用 。 水 質(zhì) 清 冽 , 久 旱 不 涸 。 據(jù) 說 此 井 水 流 石 上 , 其 色 如 丹 , 游 人 視 久 則 水 溢 , 人 去 則 減 , 其 深 與 江 海 通 。
抱 樸 道 院 已 被 列 為 全 國(guó) 重 點(diǎn) 宮 觀 之 一 , 并 為 杭 州 市 道 教 協(xié) 會(huì) 所 在 地 。 1 9 8 2 年 以 來 , 道 眾 們 恢 復(fù) 了 正 常 的 宗 教 活 動(dòng) , 殿 宇 亭 臺(tái) 修 葺 一 新 , 文 物 古 跡 得 到 了 應(yīng) 有 的 保 護(hù) 。 因 其 位 于 西 湖 之 畔 , 每 日 香 客 游 人 如 織 。
|
位置 |
浙江杭州
|
安徽
澳門
北京
福建
甘肅
廣東
廣西
貴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龍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蘇
江西
遼寧
內(nèi)蒙古
寧夏
青海
山東
山西
陜西
上海
四川
臺(tái)灣
天津
西藏
香港
新疆
云南
浙江
重慶
熱門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