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定駢字類編》卷一百三十六 子部四十六
《御定駢字類編》·二百四十卷
康熙五十八年圣祖仁皇帝敕撰,雍正四年告成,世宗憲皇帝制序頒行。謹案唐以來隸事之書,以韻為綱者,自顏真卿《韻海鏡源》而下,所采諸書,皆齊句尾之一字,而不齊句首之一字。惟林寶《元和姓纂》、鄧椿《古今姓氏書辨證》、《元人排韻事類氏族大全》以四聲二百六部分隸諸姓,於覆姓齊其首一字,使以類從。然皆書中之變例,非書中之通例也。凌迪知《萬姓統(tǒng)譜》,隨姓列名,體例略如《韻府》,然亦以首一字排比其人,非《記事纂言》之比也。我圣祖仁皇帝天裁獨運,始創(chuàng)造是編。俾與《佩文韻府》一齊尾字,一齊首字,互為經(jīng)緯,相輔而行。凡分十有二門,曰天地,曰時令,曰山水,曰居處,曰珍寶,曰數(shù)目,曰方隅,曰采色,曰器物,曰草木,曰鳥獸,曰蟲魚。又補遺一門曰人事。所隸標首之字凡一千六百有四,每條所引以經(jīng)史子集為次,與《佩文韻府》同。而引書必著其篇名,引詩文必著其原題。或一題而數(shù)首者,必著其為第幾首,體例更為精密。學者據(jù)是兩編以考索舊文,隨舉一字,應(yīng)手可檢。較他類書門目紛繁,每考一事,往往可彼可此,猝不得其部分者,其披尋之難易,固迥不侔矣。
卷一百三十六 子部四十六
○類書類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