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
hèn
①<形>不滿意;遺憾。《史記?陳涉世家》:“輟耕之壟上,悵~久之。”《伶官傳序》:“此三者,吾遺~也!
②<名>怨恨;仇恨!读銈鳌罚骸叭欢灱」,亦何能愧避?”《秋聲賦》:“念誰(shuí)為這戕賊,亦何~乎秋聲!
【辨】憾,恨,怨!昂丁焙汀昂蕖笔峭x詞,都表示遺憾。先秦一般用“憾”,漢以后多用“恨”。“怨”和“恨”不是同義詞。在古書(shū)中“怨”表示仇視、懷恨,“恨”不表示仇視、仇恨。只有“怨恨”二字連用時(shí)才有仇恨意思。
本查詢收集了幾乎所有古文(文言文、八股文、詩(shī)歌、詞典)中存在的古文漢字的解釋,共計(jì)389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