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
chǐ
①<量>長度單位,十寸為一尺!多u忌諷齊王納諫》:“鄒忌修八~有余!
②<名>量長度的工具,尺子。
③<形>表示短、少!肚G軻刺秦王》:“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兵!
【尺晷】晷,日影。日影移動一尺。比喻較短的時間!端问?朱臺符傳》:“時太宗廷試貢士,多擢敏速者,臺符與同輩課試,以~成一賦!
【尺書】1.信札;書信。古詩《弧兒行》:“愿欲寄~,將與地下父母!2.簡冊;書籍。王充《論衡?書解》:“秦雖無道,不燔諸子,諸子~,文篇具在!
【尺素】1.古人寫文章或書信常用的長一尺左右的絹帛。后泛指文章、書籍。古詩《飲馬長城窟行》:“呼兒烹鯉魚,中有~書!2.用作書信的代稱。秦觀《踏莎行》:“驛寄梅花,魚傳~!
本查詢收集了幾乎所有古文(文言文、八股文、詩歌、詞典)中存在的古文漢字的解釋,共計389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