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親政 順治八年(1651)正月十二日,順治帝福臨親政,御臨太和殿,接受諸王、貝勒、大臣慶賀表文,并頒詔大赦。此后,順治在跌宕起伏,紛繁駁雜的十年親政中,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有效地鞏固了自己的統(tǒng)治。順治親政后,首先削奪了大臣的權勢,實施集權制。在用人方面,順治一改多爾袞時期對漢官猜疑、壓制的態(tài)度,十分注意籠絡和依靠漢官。大刀闊斧地整頓吏治是順治親政后采取的又一重大措施。此外,順治又命兵部整頓驛政,以保障驛路暢通;推行恤刑條例,以體恤百姓,始行武舉殿試,以選拔文武全才;制定行軍律例,以整頓軍紀等等。以上改革措施的制定與推行,充分體現(xiàn)了順治的政治才干,使他成為清朝開國時期一位刻意求治、頗有作為的年輕皇帝。順治削奪濟爾哈朗權勢 濟爾哈朗是清太祖努爾哈赤侄兒,自幼隨其南征北戰(zhàn),戰(zhàn)功卓著,被封為貝勒,參議朝政。清太宗皇太極時,又被封為和碩鄭親王。順治帝即位之后,濟爾哈朗和多爾袞為兩攝政王。但多爾袞為了獨攬朝政大權,擴大自己的勢力,于順治五年(1648)二月羅織十余條罪狀,將濟爾哈朗親王爵位革去,降為多羅郡王。順治帝親政后,濟爾哈朗得到了沉冤昭雪,并被晉封為叔和碩鄭親王,還得到了一切朝賀謝恩皆免行禮的待遇。但他仍不滿足,在朝廷對多爾袞的一片責罵聲中,又企圖以元老重臣的身分把持朝政大權,甚至命諸司衙門都要把奏章先送他省覽。他還在順治帝面前喋喋不休地講述努爾哈赤、皇太極與諸王貝勒討論朝政得失的事跡,要順治帝效法。但是,順治帝剛剛解決了多爾袞的擅權之患,豈容再出一個攝政王?順治九年(1652)正月三十日,順治帝毅然作出決定:以后大臣的一切奏章全部要呈遞皇帝,不許再送交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從此后,順治帝就一直將治理國家的大權緊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順治命兵部整頓驛政 順治八年(1651)閏二月十九日,順治帝命兵部整頓驛政。他在諭旨中指出:近數(shù)年以來,四方多故,兵馬絡繹不絕,差遣繁多,驛遞疲用,至今日已極。然而,奉差官員全不知地方苦楚,恣意苛索,驛夫不足,派及民夫,騷動鄉(xiāng)里,甚至牽連婦女,苦累生儒,鞭驛官如罪犯,辱州縣如奴隸,以致驛夫逃跑、驛馬倒斃,人民罷市輟耕,民不聊生。命令地方官如再查出此等違法之人,不拘大小衙門,嚴厲參奏治罪,以后各衙門均不得濫差官員。順治定依附多爾袞臣僚定罪 順治帝在追論多爾袞罪狀及昭示朝廷內(nèi)外后,為了進一步鏟除多爾袞的勢力,又將一些依附多爾的臣僚治罪。順治八年(1651)閏二月二十八日,順治帝命將秉承多爾袞意旨而擅改國史的大學士剛林、祁充格處死,籍沒;大學士范文程也受到牽連,被革職,本身折贖,仍留原任。四月,內(nèi)大臣冷僧機被革職為民,家產(chǎn)按披甲人給與,其余籍沒。次年三月,順治帝又以故豫親王多鐸與多爾袞同胞兄弟,本應連坐,但念其戰(zhàn)功,追削為郡王。后又以“背朕迎合睿王”,現(xiàn)仍不改前轍,“輕藐朕躬,擾亂國政”的罪名,將內(nèi)大臣鞏阿岱、錫翰、席納布庫、冷僧機處死,家產(chǎn)籍沒,兄弟子侄革去宗室為民,內(nèi)大臣拜尹圖因年老,免死禁錮。順治令將故明親王郡王送京師看管 順治帝親政后,鑒于各地抗清義師多擁戴明室,“招搖惑眾”,“恣行不軌”,于順治八年(1651)閏二月三十日,命令兵部將流落各省的明朝親王、郡王及其家口送至京師,“分別畜養(yǎng)”;鎮(zhèn)國將軍以下各照原籍編氓,一體輸稅當差。他還警告故明宗姓要“悔禍革心,偕游化日,勿犯王章”,如再“惑于奸宄”、構生事端,必依國法懲處。清廷定親王郡王貝勒下馬例 順治八年(1651)三月十九日,清廷制定了親王、郡王、貝勒等進皇宮前下馬條例。其中規(guī)定:和碩親王于午門前下馬,多羅郡王于午門角樓前下馬,多羅貝勒以下俱于闕門下馬牌處下馬。清定行軍律 順治八年(1651)四月初六日,清廷制定了行軍律例。其中規(guī)定:凡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公等臨陣,如七旗退走,一旗迎敵,將退走七旗下七牛錄給予迎敵者;如七旗迎敵,一旗退走,即將此旗所屬人員分給七旗;如一旗內(nèi)戰(zhàn)走者各半,將退走者所屬人員給予力戰(zhàn)者。凡是臨陣對敵,必要整齊隊伍,各按所屬訊地從容前進,如違例或單獨后退者,或處死籍沒,或革職鞭責折贖。隊伍起營時,各旗均要按牛錄旗纛整隊而行,如有妄自往來行走及酗酒者責治之,如有失火者斬。后又告誡兵將,行軍打仗以綏輯地方、安撫百姓為主,不得肆行搶掠,妄殺百姓,抗拒者剿戮,歸順者收養(yǎng)。清定有功漢人世襲武職 順治八年(1651)五月十五日,順治帝批準了兵部會同內(nèi)院的奏請:有功漢人大小世襲武職,俱以鑾儀衛(wèi)外衛(wèi)所用,照新入八旗官員例,給與世襲敕書,酌定漢名品級。其中規(guī)定:凡精奇尼哈番一等稱鑾儀衛(wèi)都指揮使,正一品;二等稱副使,三等稱同知,均為從一品。阿思哈尼哈番分別為外衛(wèi)都指揮使、副使、正副同知,正從三品。拜他喇布勒哈番分別為外衛(wèi)指揮僉事,正從四品。拖沙勒哈番為外衛(wèi)千總正五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