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軒力主歸清 劉國軒,字觀光,福建長汀人?滴醵辏1683)六月,與清軍激戰(zhàn)于澎湖,敗歸臺灣。是月二十四日,他向鄭克塽、馮钖范等講述戰(zhàn)敗經(jīng)過,群情洶洶。鄭部將領何佑等人紛紛同清軍秘密聯(lián)系,請施瑯速取臺灣,愿為內(nèi)應。鄭克塽急會文武官員,討論戰(zhàn)守之策。部將黃良驥提出:取呂宋(今菲律賓之呂宋島)為基業(yè),撤離臺灣。馮钖范支持此議,鄭克塽急命準備。劉國軒認為:眾志瓦解,守也實難,但財寶裝船,遠涉大洋,恐有不測;鄭克塽年幼,其叔叔鄭聰與馮钖范攬權納賄,拒納忠言,令其失望。是時,他心腹人自澎湖回,轉(zhuǎn)達施瑯話說,“吾不與為仇。若肯降,吾必保奏而封公候。前此,各為其主,忠臣也,彼固無罪!眲幒芨袆樱磸退妓,決計歸清。閏六月初三日,他首倡其議。同月,鄭克塽決定同清廷議撫。但馮钖范再三阻撓。劉國軒斥說:“當此之際,尚切狐疑,倘一朝變起肖墻,將奈何呢!”劉國軒遂調(diào)兵遣將,監(jiān)護鄭氏家族及其親信。七月十五日,又遣胞弟劉國昌為副使,隨同鄭克塽馮钖范所派之人,同副將曾蜚赴施瑯軍前,請求歸清。劉國軒一面命紅旗官加意巡查,穩(wěn)定臺灣局勢;一面致書施瑯,請他速赴臺灣,以防事久生變?滴醵辏1684),劉國軒單騎至京。三月初六日,官授直隸天津總兵官。四月初二日,康熙帝召見他時,稱他素懷忠誠,首先歸清,頗多賞賜。鄭克塽投清 康熙二十二年(1683)七月,福建總督姚啟圣疏請對鄭克塽頒赦招撫。是月二十七日,康熙帝在敕諭中希望鄭克塽等誠心投歸,率眾登岸,他將從優(yōu)錄用,妥善安置?滴醯圻強調(diào)說決不失信于天下。同日,鄭克塽派兵官馮钖珪、工官陳夢煒同侍衛(wèi)吳啟爵、筆帖式常在來到施瑯軍前,繳延平王冊印、招討大將軍印及公候伯將軍都督印。八月十八日鄭克塽率劉國軒、馮钖范等文武各官剃發(fā),跪聽宣讀赦撫?滴醵甓,康熙帝命鄭克塽來京,編入旗下。明朝后裔鄭部及文武各官在直隸、河南等省安置。康熙二十三年(1685)十二月十三日,鄭克塽等到京?滴醯凼卩嵖藟u公爵,授劉國軒、馮钖范伯爵,俱隸上三旗。鄭部文武各官二千余名及明宗室、魯王世子朱桓等均于福建附近各省安置。鄭軍四萬余名,愿入伍或愿歸農(nóng),均聽其自己選擇。自鄭成功興師抗清,至鄭克塽,奉南明永歷為正朔,歷三世,計三十七年;鄭成功于順治十八年(1661)驅(qū)逐荷蘭殖民主義者并收復了臺灣,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臺灣同大陸重歸一統(tǒng),凡二十三年。施瑯進入臺灣 康熙二十二年(1683)八月初八日,鄭克塽、劉國軒和馮钖范派副使何仕隆等人,攜書致施瑯,內(nèi)稱臺灣兵民數(shù)十萬,恐人心危疑不一,請速來安輯。此前,有人對施瑯說:公與鄭氏有三世之仇,今鄭氏如籠中鳥,何不急滅之?施瑯回答說:“吾此行上為國下為民耳!若其啣璧來歸,當即赦之,毋苦我父老子弟幸矣。何私之與有?”八月十一日,施瑯統(tǒng)領官兵、船只,自澎湖赴臺灣。十三日,到達臺灣鹿耳門。鄭克塽率劉國軒、馮钖范等文武官員已預先剃發(fā),并預制清朝旗號,遂在鼓樂聲中親迎施瑯及其官兵。臺灣百姓也壺漿迎師,接踵而至。其后,施瑯宣讀康熙帝敕諭,鄭克塽等歡呼踴躍。施瑯禮待鄭氏家族,不究宿怨。他還敬重劉國軒,并說:他人不明白,定要斷送一方人民性命!惟君明智,保身全國。施瑯還親撰祭文,告祭鄭成功廟。文中表達了他對鄭成功開發(fā)臺灣的敬仰之情。十九日,施瑯嚴肅軍紀,分別頒布不準官兵占用民居和地方派辦軍資等具體規(guī)定,強調(diào)如有違反者,定加嚴懲。二十日,頒布《諭臺灣安民生示》,希望百姓毋荒農(nóng)務,照常貿(mào)易。規(guī)定本年納谷十減其四,其他一切雜派差徭,盡行蠲免。臺灣出現(xiàn)了“市肆不驚、耕耘如故”的穩(wěn)定局面?滴醯巯捕x詩:“海隅久念蒼生困,耕鑿從今九壤同”。加授施瑯為靖海將軍,封靖海候,世襲罔替。吳興祚請開廣東海界 吳興祚,字伯成,號留村,一作留邨,祖籍浙江山陰(浙江紹興)?滴醵荒辏1682),升任兩廣總督?滴醵辏1683)十月,因清一統(tǒng)臺灣,吳興祚疏請開廣東沿海邊界,以廣州等七府沿海土地,招民采捕耕種?滴醯鄯浅V匾暣俗h,諭示:今若展界,對沿海人民甚為有益。吳興祚所奏極是,其浙閩等處也有此等事情。二十一日,他決定浙江、江南、福建、廣東四省,每兩省派一名大臣前往,就地定議開沿海邊界事。二十八日,命吏部侍郎杜瑧、內(nèi)客學士席柱往廣東、福建,工部侍郎金世鑒、副都統(tǒng)雅思哈往江南、浙江,專責此事。十一月十一日,康熙帝諭杜瑧等:遷移百姓,甚為緊要,應查明原業(yè),各還其主。可傳諭該省督撫,務令妥善安置。吳興祚深感此事關系廣大百姓安危,遂殫心竭力,籌畫周詳,親自和杜瑧等巡查安置,兵民各得其所?滴醵昶咴,席柱等回京復命,查還廣東民地二萬八千一百九十二頃,復業(yè)人口三萬一千三百名。其它三省的展界復業(yè)也同時完成。十一月,清廷停止直隸、山東、江南、浙江、福建、廣東等省沿海地區(qū)海禁處分例,這與吳興祚疏請有重要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