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昭王征討荊楚 繼承康王位的周昭王是一個好戰(zhàn)的帝王。他在位的中期,荊楚一帶的報國發(fā)生叛亂,組織了一些小邦國與中央政權抗衡。約前985年,昭王帶兵跨過漢水,進行了第一次征討,取得完全的勝利。傳世的“宗周鐘”記載了這次征討的輝煌戰(zhàn)績。但是,在8年之后,以報國為首的那些邦國再次叛亂。昭王憤然起兵,進行第二次征討。在渡過漢水的時候,上了船夫的當。這些船夫,不知因為是報國的同盟者,還是厭惡昭王的連年征戰(zhàn),就在昭王率領渡河時,獻上了所謂的“膠舟”,即用膠粘接的、而不是用鉚釘接的船只。當船行到河中央時,膠液被水溶化,船只解體,昭王溺水而亡,楚人乘勢進攻,周軍損傷過半,大敗而歸。此次征伐的失敗,不僅未以能及時平定叛亂,反而使周王室的力量和聲威大受折損,成為西周王朝走向衰敗的開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