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凌晨三點,長沙街頭,燈火通明,安靜的夜,時常會被偶爾經過的汽車所打擾。
沿著這些四通八達的道路,蜿蜒進入那些尚有“人氣”的地方,各種各樣的故事,各種各樣的精彩還在不停上演。有成功,有開心,有放縱,有失望,有痛苦,也有堅持,每一個晚上,都在重復。
他們普通到塵埃里,他們形單影薄,他們守候和堅持,他們看著別人的狂歡,舔舐著自己的悲傷。然而,明天,他們一定會迎著朝陽,執(zhí)著前行,為生活,為夢想。
近期,紅網時刻新聞持續(xù)推出“凌晨三點的長沙”系列稿件,用組圖帶您走近這些“深夜的靈魂”,傾聽他們的故事,感受不一樣的人生。
畢竟,每一個人都是他(她)自己心中的英雄,都有屬于自己的傳奇。
紅網時刻記者 陳杰 實習生 靳昊東 長沙報道
“90后”劉繼強是中南大學湘雅二醫(yī)院急診科的住院醫(yī)師。這個崗位因經常要“住”醫(yī)院,被形象地稱為“總住院”。劉繼強值一個班28小時,值一天休一天。深夜的急診科,少不了他匆忙的身影。
晚上9時30分,急診科的病人越來越多,劉繼強來到急救室,向護士了解患者情況,做好病人診療的應急方案。
經過和護士溝通,了解到一位患者的基本情況后,劉繼強立馬到搶救室查看患者病情。
護士站里,同樣忙碌。值班護士告訴劉繼強,她今天晚上一個小時內做了十個化驗。
晚上10時30分,劉繼強的妻子打來電話,要給他送點吃的東西過來。這瞬間戳中他的心,感到內疚不已。妻子已懷孕6個月,他理應多多陪伴和照顧。但因為工作繁忙,自己沒有盡到一個丈夫和準爸爸的職責。
急診科門口,劉繼強接過妻子送來的東西,用手摸了摸妻子的肚子,說:“寶寶要乖,別折騰你媽了”。短暫的寒暄過后,他又急急忙忙趕回工作崗位。
正在醫(yī)生辦公室記錄病人情況時,呼叫鈴聲響起,劉繼強立馬來到病房查看情況,并與同事一起為病人進行緊急治療。
經過一番治療與處理,病人情況逐步穩(wěn)定,劉繼強回到辦公室,把聽診器掛在墻上,稍稍松了一口氣。
此時的劉繼強已連續(xù)工作了10小時以上。他摘下眼鏡,趴在辦公桌上休息一會兒。但他不敢睡得太沉,因為隨時可能會有突發(fā)狀況,等著他處理。
剛休息十來分鐘,搶救室打來電話,需要馬上搶救一位19歲的病人。這位病人是一名白血病患者,腦部出血。劉繼強迅速和幾名醫(yī)生商討治療方案。
剛剛搶救完這位年輕的病人,病人的母親又因為傷心過度暈厥了幾次。劉繼強與護士們一起,安撫這位母親的情緒。
零點是醫(yī)生們的交班時間,劉繼強和醫(yī)生們一起前往各個病房,了解病人情況。
醫(yī)生交完班,劉繼強還不能下班。他來到ICU辦公室,做好各位患者的情況登記。此時,黑板上的日期,已到了第二天。
趁著醫(yī)生交接班的空隙,劉繼強拿出妻子送來的水果與同事一起品嘗。同時,他拿出手機,和同事分享自己拍的有意思的家庭生活視頻片段。這是在忙碌的工作節(jié)奏中,讓他的心放松、柔軟下來的一種方式。
凌晨3時15分,劉繼強開始整理一天的病人情況,他的工作也進入尾聲。接下來的幾小時,他可以到休息間進行短暫休息。
急診科外的走廊上,病人家屬們默默守候著。寂靜的深夜,急診室的燈光、聲音,和氣氛的細微變化,都讓人格外緊張,抓扯著每一個人的心。無助、焦急、不安……家屬們將希望寄托給了以劉繼強為代表的急診醫(yī)生,只期盼等來的,是一個好消息。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