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在社會這個大家庭中,最能感受到對方善意的時刻莫過于窘迫情境之下伸出的援手。瀏陽57歲的林新德深諳此道理,11年來,本身并不富裕的他靠擺攤賣魷魚的收入,義務做公益捐出了16萬元。不僅如此,他還資助了10名貧困學子,助他們完成學業(yè)。
“經(jīng)歷過的低谷,不希望在別人身上重演”
15年前,林新德還是一名意氣風發(fā)的小老板,與朋友合開了一家豬飼料廠,日子過得風生水起。2006年,他的右手在工作時被機器割傷肌腱,隨后飼料廠因經(jīng)營不善破產(chǎn),他欠下了 60萬元債務。兩個兒子上學,家里沒錢交學費,林新德遭遇了人生最低谷。
“當時真的是走投無路,跟朋友借錢別人都婉拒了,那時候最窮連1塊5一包的煙都抽不起。”林新德說。
好在這時,一位朋友資助了他2000元,并啟發(fā)他擺攤做點生意。于是他在朋友介紹下到北方學習烤魷魚,迅速在夜宵市場擺起燒烤攤,他每天起早摸黑,用心經(jīng)營生意也逐漸有了起色。
“那時候我就下決心,生意好了,一定要去幫助別人。我經(jīng)歷過的低谷,不希望在別人身上重演。”林新德表示。
2008年汶川地震后,他在負債的情況下,進行了義賣,這也正式開啟了他的公益生涯。
“汶川、雅安地震我都做了義賣,把一天的收入都捐給了災區(qū)!绷中碌抡f,“做公益就相當于車子熄火了,你過去幫他推一把。別人挑擔子一百斤,你幫別人挑100米路,助一把力。”
2010年,林新德在得知有學子因經(jīng)濟困難而被迫停學后,又擠出資金幫助其完成學業(yè)。11年來林新德資助了10名大學生共計10余萬元,其中有8名已經(jīng)畢業(yè)參加工作,2名目前仍在讀。
“很謝謝他,我家里情況不是很好,他從我大一開始資助,每年資助我5000元,我都用來交學費。”被資助學子李杰告訴記者。
打算:只要有能力,公益之路會一直走下去
林新德坦言,身邊經(jīng)常會有不理解的人問他,“你又要還債又要做資助,怎么賺得夠呢?”面對不理解與關(guān)心,他總是堅定地回答,“錢怎么賺都是不夠的,但債要還,資助也要做!
為了完成自己的承諾,林新德從開店首日起每天就只睡6個小時,一年365天除了生病時刻都在崗,今年大年三十也照樣開店!拔铱鄳T了,孩子們不行,他們都是有夢想有追求,我要像曾經(jīng)幫助過我的朋友那樣,拉他們一把!闭f起自己資助的孩子,林新德滿是欣慰,“這些孩子們都很爭氣,也懂得感恩。春節(jié)都想過來給我拜年,考慮到他們家都在農(nóng)村,過來一趟車都要倒好幾趟,我婉拒了孩子們的好意!
“只要我還干得動,就會一直堅持下去,也會一直資助這些有困難的孩子們。”如今,不少人在林新德的幫助下走出了困境,林新德的兩個兒子也已經(jīng)成家,債務也即將還清,他時常感嘆,只要努力向前,未來總是光明的。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