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天接到孩子幼兒園的通知,要和孩子爸爸一起到幼兒園去面試,這是為什么呢?”蘇女士的孩子今年3歲,為了孩子能順利入學,她和先生請了假,一起去幼兒園參加了“面試”。
讀幼兒園讀小學甚至讀高中國際部,不僅孩子要面試,家長也要面試。
家長要不要“面試”?
教育工作者觀點并不一致
有校長表示,學校不會面試家長,只要符合入學條件,每一個孩子都可入學;
贊同并付諸實施的教育工作者認為,面試家長不會影響孩子錄取,與家長“面談”,能促進家長和學校之間的了解和認同,也可以讓家長的選擇更正確和理性。
招小學生卻給家長打分
杭州某民辦小學招生標準惹吐槽
最近有報道曝光“杭州某民辦小學招生標準”,學校設定的“加減分”項目,讓許多家長大有“生無可戀”之感。
減分項:
一位媽媽在朋友圈“反省”自己,因為給孩子拖了后腿:“為了不給孩子減分,必須保持身材苗條啊,但是年齡這一關控制不了啊!”
更匪夷所思的是,父母均在阿里或醫(yī)院等工作也要減分,感覺除了深造和減肥,不少家長為了娃要開始換工作了……
加分項:
“我雖然工作很忙,但是一直想成為孩子的榜樣,沒想到的是,在這個學校眼里,教育的力量竟然敗給了‘全職本科媽媽’!睂@份“加減分”項目表,在媒體工作的徐女士吐槽“這簡直碾壓了自己的價值觀”。
長沙市燕山小學校長唐冬梅
“對于一年級新生,學校只做身體素質(zhì)、行為習慣、生活能力等方面的摸底,沒有分數(shù)認定制一說,更何況是家長;其次對于學生家長,不管職業(yè)狀況如何,職業(yè)本身沒有高低區(qū)別,不應該以分數(shù)來認定。這是學校對家長的教育引導方向錯誤。”
長沙市首批名校長工作室首席校長、砂子塘泰禹小學校長李臻
“我認為這樣的評價不太妥。父母親的職業(yè)與孩子的發(fā)展狀況,不能用一個簡單的成正比的關系來表達。事實證明,有許多的醫(yī)生家庭或隔代教育家庭,也培養(yǎng)了優(yōu)秀的孩子!
學校發(fā)出“面談”邀請函
給家長開出問題清單
記者近日看到長郡中學國際部招生辦公室對家長發(fā)出的一份邀約函,表示“為了更好地評估您的孩子是否適合入讀長郡中學國際部,我們邀約您參加家長面談。我們強烈建議孩子的父母雙方都可以到場參加我們的面談,以此來促進校方與家庭的溝通”。
邀請函里還附上了對家長提問的“問題清單”:
●您從子女身上得到的最大收獲是什么?
●孩子最令您感到緊張的是什么?
●作為父母,日常的責任是什么?
●和孩子在一起最美好的記憶是什么?
●孩子做的最有意思的事情是什么?
●最喜歡和孩子一起做什么?
●工作和子女教育您如何平衡?
●隨著孩子的長大,您最大的改變是什么?
長郡中學國際部招生負責人詹再宏表示,錄取孩子,家長還要來參加“面談”,是為了了解學生的家庭環(huán)境,從家庭背景、家庭情況了解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方便對孩子進行針對性教育。在家長面談中,也可以了解家長在平常是否能夠在待人接物上給予孩子較好的示范。更重要的是,學校與家長溝通,可以考察家長的教育理念是否與學校貼合。
國外小一生入學,父母要面談
長沙教育工作者各有主張
“大部分學校需要單獨面試家長,要求家長雙方一起參加,主要向家長詢問有關孩子的問題。”現(xiàn)在澳大利亞居住的長沙妹子曹雅有兩個孩子,他們?nèi)雽W時都需要家長參加面試,“參加這樣的面試比自己求職還隆重,我和先生都會穿得非常正式,而且面試時爸爸回答得多更好,這說明家庭教育中父親的參與程度高!
長沙小學的情況各有不同,不過對家長進行面試,結果并不影響學生入學。
唐冬梅透露,在小一生面試時沒有針對家長的面試,但有家庭情況摸底、對父母帶學生報名時在校園里的文明行為等公共規(guī)則意識方面的觀察。
大同古漢城小學校長熊小玲也說,一般不會面試家長,有特殊情況會做記錄,小一生面試也只是摸個底,對符合入學條件的任何人都不能拒絕和排斥。
李臻則肯定地說“會面試家長”。她認為,面試家長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新生0~6歲階段的家庭教育情況,“面試家長是家校共育的一個關鍵節(jié)點事件,通過與家長的聊天,了解家長的受教育情況、職業(yè)、個人素養(yǎng),以及家庭教育理念、當前家庭教育的困惑等,最終落到孩子目前的發(fā)展情況。”
長塘里小學校長肖陳慧,“我們學校小一生入學會面試家長,更重要的是以‘面試’為契機進行第一次家校溝通、家校聯(lián)動、家長培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永久的老師;家庭是孩子教育的起點,也是遠方!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