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縣高度重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讓全縣未成年人沐浴在陽光下,如朵朵蓓蕾盡情綻放。 資料圖片
用手中的畫筆,一起盡情揮舞筆墨,畫出心中的最美星沙。近日,“爭創(chuàng)文明城市 共繪大美星沙”長沙縣第八屆書畫大賽評獎結果出爐,690幅反映大美星沙、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垃圾分類等主題的作品獲獎。已經(jīng)走過第八個年頭的長沙縣書畫大賽,每一次的活動,孩子們都在用自己的行動踐行文明。
而這,是長沙縣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一個縮影。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一直以來,長沙縣高度重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不斷探索思路、打造品牌、創(chuàng)新載體,構建家庭、學校、社會“三結合”教育網(wǎng)絡,形成黨委政府重視、部門齊抓共管、社會廣泛參與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體系,讓全縣未成年人沐浴在陽光下,如朵朵蓓蕾盡情綻放。
豐富主題活動
引導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贏得未成年人,就是贏得了更加美好的未來。長沙縣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實踐活動,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引導未成年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扣好人生第一?圩,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組織各學校以“扣好人生第一?圩印钡闹黝}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教育實踐活動250余次。
近年來,“開學第一課”成為長沙縣各中小學師生迎接新學期的特殊“儀式”。除心智的開化與培育,學校將愛國教育融入開學第一課,引導孩子們感知“中國發(fā)展”,展現(xiàn)“中國情懷”,構筑中國心,鑄就民族魂。
重溫紅色經(jīng)典,傳承革命精神。今年以來,全縣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傳承紅色基因”系列教育活動68次,引導廣大未成年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未成年人在活動中領會和感悟信仰與信念的力量。
《女駙馬》《打虎上山》《劉大娘》……一個個精彩的戲曲節(jié)目輪番上演。小戲骨們身著戲曲服裝,自信登場,你方唱罷我登場,儼然一場戲曲盛宴。長沙縣積極推進戲曲進校園工作,設立戲曲文化志愿者工作站,聘請專家名家,面向中小學生免費開展“田漢小戲骨”培訓。除此以外,還開展了中華經(jīng)典誦讀、書法、國畫、中華武術進校園等活動50次。
以身邊的學習榜樣鼓勵人。長沙縣開展“童心向黨,紅領巾追夢新時代”美育展演暨“爭做新時代好隊員”主題隊日活動,“新時代好少年”評選活動。同時,緊抓重要時間節(jié)點,開展“中國夢”多彩活動潤澤心靈,以“我的中國夢”為主題,開展“我們的節(jié)日”系列活動。
在全縣中小學校(幼兒園)開展垃圾分類,實現(xiàn)生活垃圾分類教育覆蓋率100%,師生垃圾分類知識知曉率100%,讓學生養(yǎng)成文明的行為習慣。還組織全縣未成年人在學校、社區(qū)、公共文化場所等積極參與各類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
溫馨家校共建
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每周一到周五的下午4時30分,長沙縣湘龍街道湘繡社區(qū)公共服務中心便開始熱鬧起來,放學的小學生們陸陸續(xù)續(xù)來到這里,幾名“小老師”不僅陪孩子們看書寫作業(yè),也會在他們遇到難題時加以輔導。
這些“小老師”們都是來自湖南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的青年志愿者們。自該院與湘繡社區(qū)共建的“四點半課堂”開課以來,前后有數(shù)百名優(yōu)秀學生志愿者到這里進行課后輔導。
不光在這個社區(qū),長沙縣多個社區(qū)都是如此。在“四點半課堂”,志愿者們在輔導孩子們的課堂作業(yè)之余,還會定期開展科普知識、安全教育、健康講座等各類活動,開設拓展性課程,給孩子們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發(fā)展空間。
孩子們的寒暑假去哪里?長沙縣也創(chuàng)新推出“大學帶小學,家鄉(xiāng)學子情”,選聘本籍大學生、高中畢業(yè)生和“五老”人員開展假期免費輔導班,今年在70個村(社區(qū))開辦121個班,入班人數(shù)5000人,課程涉及輔導暑假作業(yè)、愛國教育、傳承紅色基因、家風家訓、垃圾分類、安全知識等,讓孩子們度過了一個豐富多彩的假日。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課堂”,在長沙縣,家庭教育基礎作用日益受到重視。全縣中小學校都創(chuàng)辦了家長學校,辦學率達100%。學校成立了班級家委會、校級家委會等家校溝通平臺,讓家長參與主題活動、文藝匯演、愛心義賣等,見證和陪伴孩子的成長。
除此以外,從2013年9月開始,長沙縣婦聯(lián)實施國際計劃社區(qū)兒童保護機制建設項目,在金井鎮(zhèn)建立了5個兒童幸福家園;從2017年7月1日起,在全縣開展100堂公益家庭教育知識講座下基層活動。
如今,進一步健全完善了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網(wǎng)絡,不斷創(chuàng)新家校聯(lián)系渠道,在社區(qū)、學校廣泛建設家庭教育服務站點或家長學校。同時,充分發(fā)揮“五老”優(yōu)勢,擴大社區(qū)教育力量。開展文明家庭評選表彰,弘揚好家風好家訓,帶動社會文明風尚。
推行“成長體驗式教育”
護航孩子“悅”成長
“體驗成長”有多少種途徑?在湖南省長沙縣,答案是106種。
自2013年長沙縣開展“成長體驗式教育”德育課題研究以來,從首批86所中小學(幼兒園)參與,再到2017年擴容為106所,每一所參與校,在市級大課題的統(tǒng)領下,以各自校情為基礎,設計適合本校學生“體驗成長”的德育小項目,真正讓這些蜜糖里長大的90后、00后,體驗了一把“長大不容易”。
選擇“勞動生活體驗”主題的路口鎮(zhèn)明德小學,校內有“曉耕園”,校外有“學農基地”。前不久,該學校被確認為長沙縣綜合勞動實踐基地,“已經(jīng)有好多批城里學生來此參與過勞動實踐”。
學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主陣地。長沙縣堅持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深化德育教學改革,改進德育教學方法,加強德育教師隊伍建設,不斷提升學生道德素養(yǎng)。
讓孩子們心靈灑滿陽光,助力他們健康成長。今年以來,長沙縣高度重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工作,通過多種形式進行未成年人心理輔導,進一步規(guī)范開展、推廣心理健康教育。通過全面開講的心理健康講座,為即將參加中、高考的考生及家長進行考前疏導,并將心理健康教育送進鄉(xiāng)村課堂、送進街道社區(qū)。
據(jù)了解,今年,長沙縣婦聯(lián)還以天華二小為實踐基地設立“知心屋”,進一步提高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在節(jié)奏歡快的樂曲中翩翩起舞,用清澈童音抑揚頓挫誦讀原創(chuàng)詩歌……挖掘孩子們的興趣愛好,讓鄉(xiāng)村學校少年宮成為農村孩子們的快樂舞臺。在長沙縣的農村,鄉(xiāng)村學校少年宮正快速成長,成為農村孩子們的“快樂大本營”。在這里,他們閱覽群書,習舞學唱,馳騁球場……他們也像城市孩子一樣,在少年宮里感受童真童趣、放飛心中夢想。
2013年,全縣鄉(xiāng)村少年宮實現(xiàn)全覆蓋,為農村孩子提供最佳活動場所,如今更是組織開展“文化志愿服務團隊走進鄉(xiāng)村學校少年宮活動”,為未成年人營造了健康成長的良好環(huán)境。
“我們根據(jù)學校學生的需求來安排課程,目前主要有音樂、舞蹈、戲劇表演、剪紙(非遺)!笨h文化館文化志愿服務團隊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接下來,還將陸續(xù)在縣內各農村小學開展活動,為學生帶去形式多樣的文化藝術活動,豐富學生文藝知識、培養(yǎng)學生興趣愛好、普及志愿服務理念。
來源:紅網(wǎng)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