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6日下午廣州市某小區(qū),于先生在小區(qū)走走停停,躲在樹后拿出望遠鏡張望,他說:“我得隱蔽點兒,不能讓她發(fā)現(xiàn)我!边@位舉止怪異的男子姓于,家住廣州市。來到這個小區(qū),是為了找人。于先生大白天這鬼鬼祟祟的舉動,不時引來旁人側目。于先生跟我們說,他這樣做實屬無奈。
這時現(xiàn)場一位女士說:“我說過見你一次,打你一次” 踢人的婦女就是于先生的妻子小李,被她踢打的于先生,毫無還手之力,夫妻倆發(fā)生如此激烈的沖突,究竟有怎樣的深仇大恨呢?于先生說:“我要見我女兒”,兩人爭執(zhí)的根源就是妻子小李把孩子藏了起來不讓他見,他已經(jīng)很久沒有看到女兒了。父親要看望自己的親生骨肉,這本是人之常情,可這位母親為什么要惡言相向,甚至還施以暴力呢。于先生說,兩人爭執(zhí)的根源就是妻子小李把孩子藏了起來不讓他見,他已經(jīng)很久沒有看到女兒了。
被打的男子于先生,今年50歲,現(xiàn)住廣州。看看他這家庭關系著實有點兒尷尬:想要看自己女兒得偷偷摸摸地去,而且還見不著;跟自己老婆關系緊張,甚至得忍氣吞聲;就連丈母娘也沖出來說沒有這個女婿。要說起來,在一年多前,于先生和小李還是恩愛的小夫妻,生活也溫馨甜蜜,隨著孩子的出生,兩個人的感情更加穩(wěn)定。但為什么時至今日,這夫妻二人形同路人,甚至劍拔弩張;而做父親的想見孩子一面都見不到呢?于先生說,這一切的一切,要從自己當年和妻子簽訂的一份協(xié)議說起。
1990年,于先生在國內(nèi)大學畢業(yè)后就直接去了美國一所著名高校讀書,碩士畢業(yè)后留在了美國工作,收入相當可觀,事業(yè)也小有成就?捎谙壬趪獾倪@些年,一直都沒有碰到合適的對象,結婚的事兒就這么擱置下來。直到2010年,于先生準備回國發(fā)展。
于先生回國后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老人家年事已高,一心想看到兒子趕緊結婚生子。迫于父母逼婚的壓力,再加上同學的勸說,于先生開始時不常地去相親。在別人眼中,于先生收入高、學歷高,擇偶的要求也高,2012年10月份,于先生的同學給他安排了一次相親,女方正是于先生后來的妻子小李。于先生說:介紹人是我最好的哥們,鐵哥們,是我中學的同學,F(xiàn)在是個企業(yè)家來著,他同時呢也是我老婆的客戶,是香精行業(yè),賣香精的。我老婆是個金牌銷售,賣香精好厲害的。那他,我的鐵哥們是她的客戶,他就說唉,不錯,這個女孩子,為人辦事都是很得體很靠譜,很會做人。就介紹我們認識了。
時年已經(jīng)34歲的小李是一家公司的銷售經(jīng)理,收入不菲,而且還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廣州置辦了房產(chǎn)和私家車。在朋友的眼中,于先生和小李都算是成功人士,也都老大不小沒找對象,就努力撮合兩人在一起。
于先生:就在2012年的10月份第一次我們倆見面。吃過一頓飯,完了之后呢,反正可能大家都不是太滿意吧。我那個時候還想著就是找個大美女,我老婆呢就個子比較矮,所以覺得不太滿意。她為什么不滿意我,我就不知道了。
于先生和小李的初次見面就這樣結束了,兩個人出于禮貌留下了聯(lián)系方式,但之后,誰也沒想過會跟對方再聯(lián)系?蓻]想到,一年半之后,各種機緣巧合,于先生和小李再次走到了一起,而從中穿針引線的還是他們相親的介紹人。也就是這次見面,為后面幾年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埋下了伏筆。
于先生:兩年之后,2014年9月份。我突然又接到這個哥們的電話了。他說你還記不記得兩年前給你介紹小李,我說記得記得,他說她現(xiàn)在呀年齡大了嘛,35歲了,想要個孩子想瘋了,到處跟朋友說,要找一個男的給她捐精,她要做個單親母親,生個孩子出來,趕緊,因為時間不等人了。他說我們都挺想幫她的忙,結果一想呢就是你們倆兩年前就相親認識了。
故事講到這,我們得先解釋下這個捐精是怎么回事。通常意義上的捐精,指捐精志愿者通過精子庫或相關機構,把精子捐獻給想要孩子的不育不孕夫婦或求精者,是供精與求精方在不發(fā)生性關系情況下,使對方達到受孕目的的一種人工輔助生育技術。精子庫工作者根據(jù)“雙盲”原則,通過密碼制度,對供輸雙方進行編號,隱匿供、受精子方的真實身份。
而小李所需要的“捐精”,并沒有通過正規(guī)合法的渠道,這件事聽起來很荒唐。但是在國外生活多年的于先生卻對這個提議很感興趣,他覺得可以幫朋友的忙。
再次見面,于先生和小李竟然情投意合,見面一聊就是幾個小時。于先生說,他們兩個都是被家人逼婚的苦命人,彼此的處境感同身受,自然多了很多共同語言。隨后兩人從聊人生慢慢進入正題,商量起小李到底怎么才能成為一個母親。
于先生說,按照小李的意思,于先生只負責提供精子,自己不會跟他發(fā)生關系,所以孩子出生以后,于先生也不能成為孩子的父親。但于先生考慮到,如果造人成功,小孩子身上畢竟流著自己的血,于是就向小李提出了自己的兩個要求。小李當時就答應了有關探視權的要求,但是對于第二條卻言辭拒絕。同時她還讓于先生寫下了一份協(xié)議,自愿放棄撫養(yǎng)權。
于先生和小李兩個人就這樣開始了所謂的“造人”之路,盡管他們很努力,但天意弄人,兩個月很快過去,小李依然沒有懷上孩子。兩個人帶著懷疑,就去到一家醫(yī)院進行體檢。體檢的結果如一盆冷水潑在了于先生頭上。結果發(fā)現(xiàn)我是弱精。百分之一點幾,還是百分之七點八我忘了。
于先生說當初自己不為錢,只是想幫人,而在之后兩人的相處中,小李認為自己細心體貼,條件不錯,甚至對自己產(chǎn)生了好感,還有了進一步發(fā)展的打算,為此還推掉了中間人介紹的另外一個相親對象。這個時候,于先生對小李的感情也越來越深,加上抱著幫人幫到底的想法,于先生又幫小李聯(lián)系了精子庫和其他捐精者,可小李似乎對懷孕生孩子的事兒很著急,同時也顧慮重重。
因為之前都是靠人工授精的方式,于先生從沒有和小李同房;這一次,或許是抱著最后一搏的想法,又或許是情之所至,于先生和小李發(fā)生了關系。在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同房后,奇跡發(fā)生了。
2014年11月底,小李突然懷孕,于先生仿佛做夢一樣,這也意味著年近半百的他要做爸爸了。于先生說,本以為幾個月的相處下來,和小李順理成章到了談婚論嫁、共同養(yǎng)育孩子的地步,卻沒想到小李卻想一腳把他踢開。
2015年3月5號,在小李發(fā)現(xiàn)懷孕三個月后,她拿給了于先生一份自己起草的協(xié)議書。協(xié)議中寫道,不論婚姻期間,或是離婚后,男方自愿無條件放棄夫妻共同擁有的一切房產(chǎn)、存款等,自愿放棄子女的撫養(yǎng)權,簽協(xié)議的當天,于先生和小李立刻就領了結婚證。為了讓妻子小李安心養(yǎng)胎,更為了她高興,于先生買鉆石戒指、買豪車、買各種禮物送給她。2015年7月底,兩人的孩子出生了。
于先生的爸爸媽媽對這個孫女更是疼愛有加,雖然年事已高,但隔三差五搭地鐵轉(zhuǎn)公交,花上一個多小時時間,去到小李居住地小區(qū),探望兒媳婦和孫女。
快樂時光只維持了兩個月,2015年的11月,在女兒出生4個月后,小李提議希望一家人可以改善生活環(huán)境,她還看中了一套102平方米的房產(chǎn),但于先生和自己兩人名下都有多套房產(chǎn),不能再購置新的房產(chǎn),于是提出假離婚以小李的名額購買。
這個時候,小李又拿出一張自己起草的《自愿贈予房屋首付及相關還貸協(xié)議書》讓于先生簽署。這份協(xié)議寫到,買房子的首付款為于先生無償贈予,同時于先生還要為房子還貸款,即使離婚也要一直還貸。
于先生并沒有把簽署這份協(xié)議的事兒告訴媽媽,只是說了準備跟小李假離婚買房的打算。對于這個計劃,于先生的媽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媽媽的一句話,讓被喜悅沖昏了頭腦的于先生頓時清醒了起來,買房的大事兒究竟該如何處理呢?2016年1月,為了幫兒子解決這個困局,媽媽就答應用自己的錢,全款買下小李看中的那套商品房,但唯一的條件,就是房產(chǎn)證的名要寫媽媽自己的名字。
為了息事另人,于先生再次妥協(xié),給了小李30萬現(xiàn)金作為生活開支,但是,于先生說,就是這樣卻換不回老婆的心,2016年4月,小李以生活瑣事為由提出離婚,并把正在照顧寶寶的于先生和于先生的母親趕出了家門。
2016年5月,小李委托了律師正式起訴離婚,并要求于先生一次性支付108萬女兒撫養(yǎng)費,從那一刻開始,探視女兒的大門正式被關閉。
2016年7月31日,是于先生女兒的一周歲生日,于先生的父母想去給孩子過個生日,就再次跑去了小李的家里。這也是老兩口最后一次看到自己的孫女。為何枕邊人會瞬間變成了陌路人呢?為了盡快解決這個困局,他聘請了律師和老婆對簿公堂。
廣州市越秀區(qū)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于先生和小李的離婚糾紛。在等待判決的日子里,于先生和自己的代理律師也曾經(jīng)去過小李的住處,想要見見孩子,但最后的結果讓他無比傷心。
2016年12月16日法院作出判決:原被告均為大齡青年,結合在一起殊為不易,況婚前婚后均有共同生活,雙方應有一定的感情基礎,現(xiàn)生兒育女,雙方更應珍惜。不準許原告與被告解除婚姻關系。
時至今日,于先生和小李仍然是合法夫妻,于先生也有權利隨時去看望自己的孩子。但是拿到判決書的小李,仍然不允許于家人前去看望孩子。
最終,兩人都被民警帶回漁珠派出所進行協(xié)調(diào),隨后居委的工作人員也來到現(xiàn)場。正所謂清官難審家務事,居委會工作人員說,其實他們已經(jīng)調(diào)節(jié)過很多次,但每次都是徒勞無功。
—————————————————
合作拍攝:廣州市越秀區(qū)人民法院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