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網貸在校園里悄然興起
手續(xù)簡單、門檻低
部分學生因此深陷其中
盡管各種“慘劇”不斷被曝光
但仍有學生遭受其害
5月24日,云南昭通市彝良縣公安局經偵大隊通報:一名畢業(yè)不久的昭通彝良籍女大學生從2016年大三時起,從60個網上小額信貸平臺共借款8萬元后,導致債臺高筑,拼命還款14萬余元,至今還欠下100多萬元巨債……
幾天前,家住彝良縣角奎鎮(zhèn)的趙某夫婦帶著大學畢業(yè)不久的女兒小梅(化名),到彝良經偵大隊報案。通過仔細詢問,得知背后真相的民警不禁大吃一驚。
原來,2016年,小梅在外地讀大三。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起,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和高消費欲望,小梅不惜以高額利息的代價,相繼從60個網上小額信貸平臺進行借貸,借款金額從450元至5000元不等,一共借了8萬元本金。
借款后,小梅立即深陷網上小額信貸平臺的泥潭里不能自拔,最終只得報警求助。
據了解,小梅遭遇了網上小額信貸平臺的各種套路和陷阱。例如,她在某錢包借貸平臺借了450元,借款周利息就為110元,并在借款中扣周利息,她實際拿到手的只有340元,而一個月后單是利息就得還出440元,已接近本金。
假若到期后小梅償還不了本金及利息,該平臺工作人員就會向她推薦其名下的其他借貸平臺,讓小梅在其他平臺再次借貸,借來的錢用來償付之前所欠的本息,讓小梅從一個借款陷阱進入另一個借款陷阱。
也正是這樣,小梅所借款項,猶如滾雪團一樣越滾越大,在她已還款14萬余元后,卻還欠下這些平臺100余萬元的巨額債務。
更讓小梅及家人憤怒的是,因為當時小梅在網上信貸平臺借貸時,同意平臺方從后臺操作控制她的手機,其手機內儲存的相關信息全部被平臺方所掌控。
如今,債臺高筑的小梅無法按期償還多達100多萬元的巨債,平臺方便對其手機內存儲的所有聯(lián)系電話進行撥打,不僅不分晝夜地打電話給小梅的父母催款,小梅的很多親戚朋友也都收到平臺方催款電話,并且是24小時不間斷地打,搞得她的親朋好友們叫苦不迭。
嘟嘟在百度上用“大學生 網貸”進行搜索,出現(xiàn)了154000篇相關新聞?梢,網貸在大學生群體中已不鮮見。
除了小梅,還有部分學生也身陷網貸困境,他們中有的和小梅一樣選擇向警方求助,有的則采取了比較極端的方式,最終得不償失。
● 2017年3月,昆明一高校學生李某在網絡上借款1萬元,還了5萬元后仍被借貸公司追著還款,被逼無奈之下,李某只好求助盤龍區(qū)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
● 2018年5月,云南財經大學一大四男生墜樓身亡,在記者的調查中獲悉,該名男生疑似因網貸或情感問題墜亡。
● 2018年1月,河北建筑工程學院大三男生李興元在學校附近的一家賓館內自殺。自殺當日,他曾給父親發(fā)短信“對不起,爸,我累了,撐不下去了,我早就感覺到會有這么一天,活著真的很煩很累,你醒來時我可能已經死了,我只希望你別太難過,死對我是一種解脫……”媒體報道,李興元疑因不堪網絡借貸平臺的催債而自殺,其家人也證實了李興元生前曾向他們承認欠下了五萬多元的網絡貸款。
● 2017年11月,成都某職業(yè)學院一名十九歲的在校大學生小王,因沒錢償還14000元的網貸,遂產生了尾隨單身女性入室搶劫的念頭。他在尾隨1名女性進入小區(qū)后,因對方警覺放棄搶劫。后又想敲門直接進屋搶劫,但被房主發(fā)現(xiàn),后被小區(qū)保安抓獲。
● 2017年11月,哈爾濱一名家庭條件并不寬裕大學,為了滿足自己高消費的需求,申請了網貸,為了還貸,他先后向同學借款5萬余元,之后便開始四處騙錢,最終被哈爾濱南崗警方抓獲。
近兩年,部分大學生因為高消費陷入校園貸的泥潭,甚至有學生因此而自殺,此事也引起了教育部的重視。
2017年9月6日,教育部財務司副司長趙建軍在教育部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根據規(guī)范校園貸管理文件,任何網絡貸款機構都不允許向在校大學生發(fā)放貸款。為了滿足學生金融消費的需要,鼓勵正規(guī)的商業(yè)銀行開辦針對大學生的小額信用貸款。
小編有話說:
現(xiàn)如今,應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各種各樣的網貸層出不窮。一些不法分子瞄準了社會經驗不足,金融知識了解不多的大學生群體,針對該群體中部分學生蟄伏在內心的強烈虛榮心和高消費欲望,利用網絡作為媒介,對學生推行帶有欺騙性質的貸款服務。
這些網貸手續(xù)簡單,門檻低,有些僅需提供學生證、身份證,家屬或常用聯(lián)系人電話,就可以隨隨便便借到幾千乃至上萬元的現(xiàn)金。
而事實證明,這些不正規(guī)的網貸,不僅沒有“治愈”借貸學生的虛榮心,反而成為一張?zhí)鬃∷麄兊拇缶W。學生借款后不敢與家長說,只能越陷越深,要么繼續(xù)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要么選擇極端的方式來解決網貸帶來的嚴重后果。
其實,網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深藏在心底里的虛榮心;正如沒錢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一顆上進心。腳踏實地,求真務實,切莫貪慕虛榮,切莫輕信他人,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有多少錢花多少錢,畢竟蒼蠅不叮無縫的蛋。
大學生在遇到困難無法解決時(如:急需用錢的時候),可以向自己的家人和老師求助,切莫隨意向這些不知深淺,不知底細的個人(機構)伸手,以免造成終身的遺憾。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