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攀枝花市仁和區(qū)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一起民事訴訟案件,原告張某因提取其亡父某銀行賬戶中的“棚改費”被拒,一紙訴狀將此銀行告上了法庭。
張某的父親于2017年3月立下遺囑,遺囑上寫道去世后其名下一套房屋由張某繼承。同年12月底,張某的父親去世。
但是作為遺產(chǎn)的房屋在當年的棚改范圍內(nèi),并且張某的父親生前已在社區(qū)辦理完了該房屋的棚改相關事宜。隨后,政府于今年1月,向被告銀行出具了《居民領款憑證》一份,請被告銀行向張某父親發(fā)放其關于上述房屋的棚改資金22萬余元。
父親去世后,張某帶著相關證明找到被告銀行,要求支取父親生前應得的棚改資金。但張某提取“銀行遺產(chǎn)”的要求遭到了銀行的拒絕,理由是張某無法向銀行提交相關具有法律效力的證明文書,證明張某有“資格”支取此筆資金,因此銀行無法辦理該筆款項的支取手續(xù)。
雙方發(fā)生爭議,協(xié)商無果,無奈之下,張某將此銀行告上了法庭。
被告代理人:
最終,案件在審理過程中,經(jīng)過法院主持的調(diào)解工作,雙方當事人很快自愿達成了協(xié)議:原告父親在被告銀行中的棚改資金22萬余元,由原告張某繼承,并由原告張某支取,被告銀行有義務在調(diào)解書生效后7日內(nèi),協(xié)助原告辦理該款的支取手續(xù)。
如果大家有遇到類似的情況
不妨了解一下解決辦法
1
繼承人可以到公證處申請公證,證明繼承人對于逝者遺產(chǎn)處理的意見,公證處出具公證書后,可以拿著公證書及相關的身份材料到銀行提取逝者的遺產(chǎn);
2
繼承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通過法院確認繼承人們對于逝者遺產(chǎn)的分配方案,拿著生效的法律文件向銀行要求提取逝者的遺產(chǎn)。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無論通過何種方式,繼承人都應該取得逝者所有繼承人的同意之后,形成的遺產(chǎn)分配方案,才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一旦遺漏了繼承人,那么形成的遺產(chǎn)分配方案可能會因為被遺漏的繼承人不同意而導致無效。
簡而言之,如遇類似情況,銀行需要支取人提供通過公證或者生效的法律文書證明,才會對遺產(chǎn)進行支取。例如:公證證明、法院的判決書或調(diào)解書。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