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獵殺的東方白鸛 新文化報 · ZAKER 吉林記者 趙春剛 攝
嫌疑人抱起被打死的白鸛 圖片來自微博
嫌疑人劉某 新文化報 · ZAKER 吉林記者 趙春剛攝
11 月 12 日,長春很多微博博主都轉發(fā)了 " 榆樹海納百川 " 的一條微博,該微博稱有人開著越野車獵殺東方白鸛。
微博發(fā)出后,省森林公安局高度重視,立即責成省森林公安局森偵分局與松原市森林公安局成立專案組,并對案發(fā)地周邊進行了大量的調查走訪,19 小時鎖定了犯罪嫌疑人劉某,12 日晚,劉某迫于壓力向警方自首。
微博爆料:有人開越野車獵殺東方白鸛
微博博主 " 榆樹海納百川 " 稱:2018 年 11 月 11 日下午 3 點 10 分左右,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志愿者在吉林省扶余市陶賴昭鎮(zhèn)烏金屯大橋與江山度假村之間的松花江邊,發(fā)現五臺越野車,其中一臺有人用槍獵殺一只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一個人將東方白鸛抱回車。
發(fā)現有人獵殺東方白鸛后,志愿者隨即報警,當地派出所迅速出警,但由于國道 102 車流量大無法進行追捕,非法盜獵分子逃之夭夭。
在博主發(fā)布的圖片中可以看見:在一片金黃的河岸上,遠方有一輛顯眼的越野車,一個身著黑色褲子,黑色皮衣的男子正抱著一只白鸛,疑似盜獵者。
志愿者:砰砰兩聲槍響 白鸛落地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志愿者王東國說,11 月 11 日下午,他和志愿者孟憲付等 5 人在烏金屯大橋附近進行護飛行動。剛從林子里巡查出來,就接到舉報稱有人要去八號鎮(zhèn)附近拆捕鳥網," 我們走到江山度假村與烏金屯松花江大橋之間時,看到在江心島上有一白色大鳥,當時以為是白鷺,再一看又像白鶴。正準備拿出相機拍照時,看到有一輛越野車,車里有一人正端著長管槍瞄準它,當時我們在江的北岸,離現場大約 400 多米,還沒來得及反應,就聽到砰砰兩聲槍響,大白鳥向前跑了幾步,倒在一小溝中。"
當時志愿者看到射擊者把槍放回到車里,走向被射殺的大白鳥,比較費力氣地把大鳥抱回車上。" 我們立刻報了警,警察很快趕到,但還是被他們逃脫了。" 回到榆樹后,志愿者把拍到的現場照片傳給專家,初步確認是東方白鸛。
警方成立專案組 鎖定嫌疑人
省森林公安局相關負責人說,12 日一早,消息在微博上被大量轉發(fā)后,吉林省森林公安局領導高度重視,立即責成吉林省森林公安局森偵分局與松原市森林公安局成立專案組。隨后專案組與扶余市森林公安大隊對微博內容涉及的烏金屯大橋周邊村屯立即進行了大量的走訪調查工作,經過排查,基本鎖定陶賴昭鎮(zhèn)烏金村村民劉某為犯罪嫌疑人。劉某今年 42 歲,在當地人稱 " 四龍 "。
12 日晚,劉某在網上看到了自己獵殺東方白鸛的新聞后,迫于公安機關和媒體報道的壓力,向當地警方投案自首。
松原市森林公安局政委楊立民說,經過初步調查,劉某和朋友開越野車在烏金屯大橋附近發(fā)現有野生動物,便找出以前埋好的獵槍,對野生動物進行了獵殺。獵殺后發(fā)現有人拍照,便將野生動物抱走并藏于山上。經專家初步確認,被獵殺的野生動物為東方白鸛。下一步,警方將對其余車輛、槍支來源做進一步調查。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 帶朋友們玩打了鳥 "
13 日下午,犯罪嫌疑人指認了現場,并將藏匿的東方白鸛找了出來,在扶余森林公安大隊,劉某后悔不已," 當時看就是一只鳥,打下來一看挺大的,有點兒害怕了。"
據劉某交代,11 日下午兩點左右,從五棵樹鎮(zhèn)來了幾個哥們兒,說要開車出去玩兒,讓他在烏金屯等著。一個多小時后,朋友們到了烏金屯,劉某帶著他們來到松花江北岸,在江邊一個沙灘上,看見一只鳥在車的正前方,追了一段距離后,再次看到鳥后就開了兩槍,鳥就倒了。
鳥打下來后,他跑到跟前時,鳥的翅膀還撲楞呢。他把鳥抱起來就往車的方向走,到車跟前把鳥扔后座了,然后開車往回走。走了兩公里左右,他發(fā)現壩上有人在拍照,有點兒害怕,到了烏金屯爛尾樓附近,把鳥埋了起來。
那支槍是獵槍,是他哥哥留下的,子彈也是哥哥留下的,哥哥人已經死了,這槍他怎么得來的他也不知道。
" 不知道打的是什么鳥 "
劉某稱,自己不認識那鳥是什么鳥,當時打下來時,鳥挺大的,通體是白色的,翅膀有黑色羽毛,一看就有點兒害怕了,回走的時候,又有人拍照,知道不是一般的鳥,就把鳥藏起來了。
劉某稱,他最初就是想拿槍打點啥東西,想打著玩兒,沒想到碰到這么個鳥。剛拿車上時,朋友還說,打這玩意兒能行嗎?可是已經打下來了,也沒辦法了。劉某稱自己以前沒打過野生動物,這次是第一次,沒想到會捅了這么大的婁子。而這支槍哥哥留下后,他一直埋著了,這次剛拿出來用就闖禍了。
" 回到家以后,才知道惹這么大禍,第二天看到網上的消息,還有人把圖片傳到烏金村的群里,我看那照片的人影就是我,也知道公安正在調查走訪,就投案自首了,爭取寬大處理。"
東方白鸛全球不足 3000 只
東方白鸛屬于大型涉禽,常在沼澤、濕地、塘邊涉水覓食,主要以小魚、蛙、昆蟲等為食。性寧靜而機警,飛行或步行時舉止緩慢,休息時常單足站立。3 月份開始繁殖,筑巢于高大喬木或建筑物上,每窩產卵 3~5 枚,白色,雌雄輪流孵卵,孵化期約 30 天。中國主要繁殖于黑龍江省齊齊哈爾、三江平原、興凱湖等地,吉林省向海、莫莫格;越冬于江西鄱陽湖,湖南洞庭湖,湖北沉湖、洪湖、長湖、安徽升金湖,江蘇沿海濕地,偶爾到四川、貴州、西藏、福建、廣東、香港和臺灣越冬;遷徙時經過遼寧省沈陽、朝陽、莊河、大連、營口、蓋縣、盤山,河北省秦皇島和北戴河及承德,天津、北京和山東長島。
東方白鸛從前在東亞地區(qū)是常見的鳥類,甚至在日本東京市的教堂屋頂上也曾有營巢繁殖的,但在 1868~1995 年間,由于非法狩獵、農藥和化學毒物污染等原因,東方白鸛的種群數量在日本逐漸減少,僅能在冬季偶爾發(fā)現少量的越冬個體。分布在朝鮮、韓國的繁殖種群也已于上世紀 70 年代初絕滅。由于人口密集,工農業(yè)的發(fā)展,使得在俄羅斯遠東地區(qū)和中國東北黑龍江、吉林兩省殘存的繁殖地也變得極為狹小。
據報道,世界瀕危的東方白鸛全球數量不足 3000 只。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