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今日說法》主持人撒貝寧接到詐騙電話
再有《今日說法》主持人路一鳴
前不久
《今日說法》記者又在
采訪一起收藏品騙局的過程中
碰巧與“騙子”遠程交鋒
事情大概是這樣的。
2019年3月9日,《今日說法》記者在江蘇常州采訪一起收藏品詐騙案件,80歲的胡老伯是其中一名受害者。30年收藏生涯,投入一百多萬,換來老人家里兩大屋子的藏品。其中,有很多是不法分子高價賣給他的假藏品。
胡老伯家中的收藏品
在采訪過程中,老人接到快遞員的電話,對方表示有一幅1200元的畫到了,讓胡老伯下樓拿。
這幅畫屬于貨到付款,也就是老人拿到畫,才付款。記者在一旁看著,越看越覺得不對勁,擔心老人花高價買到假藏品,于是勸老人退款。
胡老伯花費1200元買的畫
胡老伯對剛拿到的畫愛不釋手,直接拒絕了記者的提議。記者沒有就此放棄,又建議老人打個電話再問問具體情況。
這次,老人同意了。
賣家很快就接了電話,跟老人寒暄了幾句,只是,沒跟記者聊多久就掛了電話......
記者:你是什么公司的?
賣家:我們是北京國際某某公司的
記者:我是中央電視臺的,你這個畫是怎么賣給胡先生的?
賣家:。
記者:我說你這個畫為什么要賣給他?
賣家:.......
賣家的行為實在讓人無法理解,自然加深了記者的懷疑。在記者的再三勸解下,胡老伯總算意識到,這很可能是場騙局,自己買到的也許是件假藏品。
此后,記者再也沒打通賣家電話。接下來的工作,將由警察進一步核實。
近年來,類似的收藏品詐騙案件層出不窮,很多不法分子把詐騙對象轉(zhuǎn)移到老年人身上,F(xiàn)如今,除保健品詐騙外,以老年群體為侵害目標的收藏品騙局頻發(fā),往往具有手段專業(yè)、迷惑性極強等特點,讓老年人防不勝防。《今日說法》也曾播出過幾期與收藏品騙局有關(guān)的節(jié)目。
20180903《傷心的藏品》
2017年8月13日,林德清老人的生命走到最后一刻,他用盡全身力氣在紙上寫了“收藏品”、“手機備忘”等幾個字。
料理完父親后事,老人的女兒林女士才知道,父親生前分別在8家公司,先后花費180多萬購買了紀念錢幣、郵票、玉璽等收藏品,他曾想把這些收藏品賣掉,可業(yè)務員始終沒有回復他,林女士認為這是父親死不瞑目的原因。
隨后,林女士找到其中一家公司,對方回應稱不負責拍賣、回購收藏品,退款更不可能。記者跟隨一位老人又去了這家公司,業(yè)務員卻承諾公司可以幫忙代賣他們購買的收藏品。
而當初林老伯花19.8萬買的10張10美元連體鈔,在網(wǎng)上僅賣2280元;花5.98萬買的3張巴西奧運連體鈔,在網(wǎng)上僅賣12元。
節(jié)目回顧:今日說法 | 老人花費上百萬購買的收藏品,最后竟讓他死不瞑目……
20160425《中獎了》
2015年5月1日,徐老伯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說他們公司正在舉行回饋顧客抽獎活動,無需花錢,報個數(shù)字即可獲獎。徐老伯隨便說了個“8”,便中了三等獎,獎品是一對玉璽,至少值15到20萬,還有可能在拍賣會上賣個更好的價格。
半年時間里,徐老伯陸續(xù)收到了《清明上河圖》、玉器等十幾種收藏品,全是貨到付款的方式,對方會收取一些入會費、拍賣費、終極驗證費等費用。
72歲的徐老伯,每月只有幾百塊收入,一共交了將近6萬元。這些所謂的價值連城的藏品,都是假的。
節(jié)目回顧:今日說法|新騙局!又有老人上當了,快來看看怎么防!
那么,老年人該如何避免落入收藏品騙局?中國政法大學曲新久教授在《今日說法》節(jié)目《傷心的藏品》中表達過自己的觀點。
老年人要投資自己熟悉的領域。因為有些老年人他是有經(jīng)驗、有能力的,他是從年輕就做收藏,比如說就做郵票收藏,對郵票娓娓道來,完全是了解的。那你做到80歲90歲都沒問題,怕就怕你完全不懂,什么都不知道,突然來個人一忽悠,你就信了,因為你沒有任何知識準備。
所以老年人到了一定的歲數(shù)以后,到60歲還是到了70歲,還是到了80歲,每個老年人的身體狀況和精力狀況是不一樣的,大的原則永遠要記住,到了老年就不要再投資了。
給老年人的建議是,只做自己熟悉的,做自己有專業(yè)知識能力的,那是可以的。按照自己的精神狀況,還有身體狀況做一點投資,這只是作為一種業(yè)余的補充豐富生活的,而不是要用它去發(fā)財?shù)模l(fā)家致富的,這一點老年朋友們確實要謹慎。
收藏品騙局被曝光的不止一兩起,卻仍有不少老人中招。一方面,歸因于變著花樣更新、讓人猝不及防的騙術(shù);另一方面,老年人“既有閑錢,又希望‘錢生錢’”的心理也是一種無意識的助攻。騙術(shù)圍獵下的老人,不是有備而來行騙者的對手。全社會合力破題、子女多些親情慰藉,也許會好很多。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