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就放在枕頭邊,銀行卡乖乖躺在錢包里,可偏偏一覺醒來,銀行卡里的錢全沒了,這樣匪夷所思的事,在廣西柳州發(fā)生了。近日,柳州警方破獲一起電信詐騙案,嫌疑人利用一種嗅探設備,隔著幾百米,就能掏空你的銀行卡。
近日,柳州市警方破獲一個利用嗅探設備盜刷銀行卡的犯罪團伙,這個團伙的13名成員陸續(xù)在柳州、桂林、重慶、吉林等地,被抓捕歸案。
事情還要從去年12月21日說起。當時廣東佛山的李先生到柳州出差,入住柳石路的一家酒店,第二天上午一覺醒來,發(fā)現銀行卡內的7萬多元竟然被刷光。兩天后,家住榮軍路某小區(qū)的何女士,也是一夜之間被盜刷了3萬多元。
柳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民警 寧博
這個應該屬于詐騙類案件的其中一個利用嗅探設備的作案。
“嗅探”首次在柳出現 警方成立專案組迅速破案
這種嗅探設備,是第一次在柳州出現。柳州警方立即成立專案組,第一時間將柳州籍男子雷某、雷某斌和桂林籍男子徐某抓捕歸案。根據嫌疑人的交代,雷某和雷某斌負責利用嗅探設備竊取被害人手機信息,接收驗證碼短信,分析機主身份證綁定的支付寶賬號和銀行卡號,徐某則負責“加工”竊取來的信息,并且在第三方支付平臺盜刷。
徐某操作現場
你先組裝的這個設備是拿來干什么的?獲取驗證碼。這個套是什么設備?獲取號碼。
如何防范止損 民警來支招
簡單來說,在主流App中,賬戶登錄及資金操作都可以通過手機號碼加短信驗證碼的方式實現,嫌疑人就是利用這個嗅探設備來獲取用戶的驗證碼,從而操控用戶賬戶,你的手機號、身份證號、銀行卡號、短信驗證碼他全都可以掌握。聽起來挺可怕的,眼睛一閉一睜,手機和銀行卡都在身邊,沒掃二維碼也沒點什么短信鏈接,錢就沒了。那么遇上這種事該怎么防范呢?民警說,有三個途徑可以預防和止損。
柳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民警 寧博
第一,群眾綁定在購物網站以及微信上面的社交銀行卡,不要存太多的錢。第二,銀行卡轉賬,每日消費的限額可以去設置一下,不要弄得太大。第三,如果發(fā)現手機收到了大量的各種網站發(fā)過來的登錄驗證碼,應該立即關機。
另外,由于短信嗅探技術只能獲取短信,并不能攔截短信,所以不法分子通常選擇在深夜作案,還有一招可以有效防范盜刷,就是睡覺時關掉手機。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