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我頭一回 人生的第一回想家 2018年10月15日,遼寧省錦州監(jiān)獄里,一對失散25年的母子,在相認后抱頭痛哭。親人相認的場景雖然在電視里看過無數次,可真實發(fā)生在自己身上后,小路還是難以置信,這輩子竟然還能再見到自己的媽媽?!“媽媽”這個詞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可能意味著耐心的照料和細心的關愛,可對小路來說,這兩個字意味著分離。
“又潮又黑”
出生在浙江省建德市的小路,不到一歲時父母離異,他被判給父親。由于父親方惠東下海經商失敗經濟困難,根本無力撫養(yǎng)孩子,因此小路一直在外公外婆身邊長大,直到7歲那年才回到父親身邊。小路幾經波折,來到父親身邊后也并沒有得到足夠的愛,他感到既陌生又害怕。明明是個活潑好動的孩子,卻經常被父親關在家里。吃了上頓沒下頓,被打,身上青一塊紫一塊......這些可怕的暴力碎片構成了小路童年的記憶。他弱小又無力反抗,只能想盡一切辦法讓自己吃飽,有時候從窗戶偷偷溜出去找吃的,有時候吃鄰居接濟的飯菜。一個7歲的孩子,就這樣在看不到頭的潮濕和黑暗中成長。沒過多久,父親找了個女朋友,對他的關心更少了。被忽視太久的孩子也想反抗!1993年3月11日,小路又一次遭受父親的毒打后,決定去找媽媽,然而這個決定讓他與父母分離了整整25年。
小路在找媽媽的路上被一伙拐賣兒童的慣犯帶到了廣州,到了廣州之后被警方及時解救,之后他和其他幾個被拐的孩子一起被送到了廣州市的一家收容遣送站。警方通知了小路的父親方惠東,按理來說,大多數父母在得知孩子被找到的時候,都會第一時間去接孩子,然而方惠東既沒有告訴小路的母親孩子在廣州的消息,也沒有第一時間去接孩子,理由是他沒有路費。這個讓人匪夷所思的理由,讓小路喪失了回家的機會。
流浪和思念
在收容所里,小路待了好多天后,被一個在收容所認識的大點的孩子帶到了珠海。錯失回家機會的他開始獨自流浪,流浪的生活從來都不是詩意的,而是充滿了苦難。就在他流浪之際,一戶耍雜技的李姓人家動了惻隱之心決定收留他,隨后將他帶回了安徽臨泉的老家。李家將他送到了當地的小學,本希望他能出人頭地?尚÷凡⒉皇菈K學習的料,他很快就輟學并開始跟著雜技團四處演出,往身上勒鋼絲、纏鋼筋來耍雜技成了家常便飯,這對一個孩子來說實在是太難捱了,因此他不想干了。就這樣,12歲的小路再次在珠海踏上了流浪之旅。
沒有正經工作,又要填飽肚子,小路選擇了“來錢快”的盜竊,1997-2000年期間,小路因多次偷竊自行車,成了當地派出所的“?汀。2003年5月又因犯搶劫罪,被珠海市香洲區(qū)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兩年。從少管所被釋放后,小路意識到自己不能再這么混日子了,于是就跟著一個叫小剛的朋友開始工作,2004年春節(jié),小剛一家人邀請小路跟他們一起回湖南老家過年,小路第一次有了想家的念頭,想知道自己的根到底是在哪里。
25年的夙愿
從湖南回珠海后,小路越來越渴望找到家的方向,可是原本收養(yǎng)他的李家不愿再讓他回來,自己的親生父母也不知如何尋找。小剛一家人把小路的憂愁看在眼里,決心把他當成自己的孩子對待,幫助他成家立業(yè)?缮钜沟囊活D宵夜,再次改變了小路人生的走向。2005年8月14日深夜,小路和朋友小剛、小龍三人一起在夜市上與人發(fā)生爭執(zhí),在打斗過程中,小路拿身上揣的匕首朝被害人捅了幾刀,導致被害人死亡,之后經中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最終以故意傷害罪,判處小路無期徒刑。小路入獄之后,小剛一家人仍舊給他鼓勵,小剛的姐姐每個月還按時給他打生活費,這讓他深為感動,并下定決心積極改造,經過幾次減刑后,他的刑期只剩五年多了。
小路在獄中一直有個深藏的愿望,那就是找到親生父母,他甚至還懷揣著上電視找親人的想法。2018年10月的一條線索,讓小路尋親之路有了重大的轉機,浙江建德警方在公安部打拐辦下發(fā)的DNA數據中,發(fā)現(xiàn)2000年采集的小路父母的信息和被拐兒童小路的DNA顯示有親緣關系,通過復核鑒定發(fā)現(xiàn)結論與之前一致。小路的母親聽到消息后難掩熱淚,而父親卻心情復雜,無法接受兒子是殺人犯這個事實。失散25年后,母親選擇奔向兒子,父親卻犯難不愿相見,最終母子在監(jiān)獄相見,而父親選擇了錄制視頻給兒子。
小路說,父親給他帶來的傷害,以及對他人生的影響,遠不是一句“對不起”就可以彌補得了的,今后的路怎么走,他已經有了自己的主意。
普法時間
pufashijian
Q1:小路的被拐跟他的家人有著密切的關系,尤其是他的父親,估計很多觀眾看完之后,心里會憋著一點火,說這個父親確實太不稱職了。您怎么看他父親這些做法?
A1:血脈上你是父親,作為一個社會上來說,你應該是有監(jiān)護權,你要起到你的責任。那么我認為,這里邊有四個要素,一個是你得管孩子吃住,你得有個家。第二你得給孩子安全,第三個你得讓孩子健康,有了病你得送他去到醫(yī)院里去看一看,最后你得保證他完成9年義務教育。這個當父親的都做得不夠,甚至有很多是缺失的,所以很多觀眾如果指責這個父親的話也是情有可原的。
Q2:如果真的家中不幸有孩子丟失了,被拐了,那么應該用什么樣的救濟渠道來保護自己的孩子?
A2:作為父母來說,如果在超市、公園、車站、碼頭,一旦孩子突然地走丟了,第一位的你要先去報警,依靠人民警察的力量。從父母來說,那么從小就要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這分為遠期,近期和事后遠期。就是三歲的時候就要背爸爸媽媽的手機電話和座機電話,第二個要學會認識自己的門牌號。近期防范就是一旦孩子遇到陌生人,比如說陌生人問路,說我們家小狗丟了,你幫我找小狗吧。這個時候呢,就是一句話,說不。一旦跟父親走失了的時候怎么辦?原地不要動,你不要去找爸爸媽媽,為什么?因為孩子他沒有這個經驗,可能越走越遠。讓爸爸媽媽來找你,那么實在找不到的話,怎么辦呢?最好是看看有沒有警察,找到警察會求救,沒有警察的話,比如說我們在超市里那些個固定攤位的店員、店主,那些好心人也是比較多的,讓他們來幫助你來找。
Q3:采集DNA數據在打拐尋親工作當中,確實發(fā)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除了用DNA之外,還有哪些尋找自己親人的途徑?
A3:這些年科技強警,我們人民警察運用科技力量,使得我們打拐的這一項工作,如虎添翼。丟失的這些孩子,丟失孩子的這些父母,采集DNA統(tǒng)一建庫,全國聯(lián)網然后再有自動的比對,這樣找起孩子來,就節(jié)省了很多的時間。你看這次小路他被找到,就是服刑的這些罪犯的DNA數據庫和打拐的數據庫打通了,現(xiàn)在還有很多新的手段,比如說AI就是人工智能,里邊有一個就叫優(yōu)圖,就是預期圖片技術?赡芎⒆幼呤У臅r候三歲,有一張小的照片,那他六歲,十歲甚至說是青年人,找到專家通過技術和模擬畫像,能還原到預期的他那個年齡段的長相,然后再和DNA數據庫結合起來,那么這個又是一個創(chuàng)舉。
有些丟失
找回后格外珍貴
有些心結
解開后也彌補不回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