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市民急需用錢的心理,
不斷要求預付操作費,
或是以低利息進行誘惑,
要求對方驗證銀行卡后先轉賬等,
都屬于網絡詐騙行為。
昨日,記者從瀘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獲悉,針對電信網絡詐騙的新手法、新特點,該部門依托多警種“合成作戰(zhàn)、數據偵查”打擊電信網絡犯罪新機制,成功偵辦多起案件。
事件回顧:
●瀘州男子易某10月27日至29日期間,被人以網上代辦貸款為名,以需預付操作費、貸款利息和驗證銀行卡等為由要求轉賬,先后多次通過微信掃碼方式被詐騙人民幣共計28567元。
●同月24日,市民項某在手機上下載一款“借款軟件”后,對方以審核通過需要繳納成本費、手續(xù)費等為由,誘導項某通過支付寶分別向對方轉賬1.2萬余元。
11月28日,
瀘州市公安機關抓獲嫌疑人
勾某、謝某等人,
打掉窩點2個,破獲案件6起,
繳獲手機6部、銀行卡8張。
冒充網貸,騙取現金近6萬元
經查明,今年9月至今,犯罪嫌疑人勾某、謝某等人冒充網貸人員,注冊多個手機號和銀行卡號,以網上貸款員身份,向全國各地不特定人員以放款需要保證金、手續(xù)費等為由,多次騙取他人現金。其中謝某騙取現金3萬多元,勾某騙取現金2.9萬元左右。
“受害人從網上下載APP后,在對方的要求下填寫了自己的相關資料,對方又利用受害人急需用錢的心理,以‘你的銀行流水查了以后發(fā)現不足以達到貸款額度’‘放款審批出了問題’等各種理由,要求受害人支付一些費用,以便于放貸。受害者人往往照做后才發(fā)現自己被騙了!睘o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民警陳翼提醒廣大市民,貸款前一定要辨別清楚對方真?zhèn),若有疑問要及時咨詢相關部門,并盡量在正規(guī)銀行貸款。
關于“網貸詐騙”
你以為是急需用錢時的“雪中送炭”
其實不過是陷阱罷了
下面,
愛瀘哥就用一張圖,
讓你看懂網貸詐騙的套路。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