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3日凌晨1點多,一輛小汽車緊追著一輛商務車,從江蘇常州溧陽市城區(qū)一路開到戴埠集鎮(zhèn),最終在戴埠派出所門口停下。因涉嫌交通肇事逃逸,民警帶著兩車司機到醫(yī)院進行酒精抽血檢測。就在這時,商務車駕駛員張某悄悄用手機給民警看了一條信息,讓人覺得這起事故并不簡單。“他說我懷疑兩名男女(小汽車駕駛員和商務車上坐著的女子)之間是認識的,他們利用這種局,來進行敲詐勒索。”原來,商務車上坐著一名女子戴某,是張某剛剛見面的女網友,而小汽車上有兩名男子李某和陳某。民警當場對戴某和李某的手機進行了核查,發(fā)現(xiàn)有多次通話記錄,微信上也有聊天記錄。最終,李某承認認識女子戴某。此后警方調查發(fā)現(xiàn),2019年11月22日,李某、陳某、戴某入住蘇州張家港市某酒店。當晚八點,戴某在某社交軟件上發(fā)布“無聊死了,下班之后有沒有人請我喝酒”的動態(tài)。商務車司機張某很快聯(lián)絡上了戴某,開車接戴某來到一家火鍋店,戴某的同伙李某、陳某駕車尾隨。在吃宵夜的過程中,戴某頻頻勸酒,并偷偷向同伙通風報信。11月23日凌晨,戴某讓喝了啤酒的張某開車送她回去。此時,戴某偷偷和同伙打開了微信共享位置功能。張某剛剛開出去不遠,就被人追尾了。因喝了酒心虛,害怕被查的張某趕緊開車走了,沒想到對方緊追不舍。懷疑遭遇碰瓷,張某這才把車開到了派出所門口。在警方的追查下,一個涉案十余人,足跡遍布蘇、浙、皖多地的敲詐勒索碰瓷團伙浮出水面。原來,這伙人都是利用女性在社交軟件上發(fā)布曖昧動態(tài),隨后尋找合適的作案目標,“對象一般是已婚男性,并且要有車!民警介紹,團伙女成員在和被害人約會吃飯時,會想方設法勸其喝酒,然后再讓受害人酒后開車相送,其他同伙則伺機制造追尾事故。警方發(fā)現(xiàn),這個團伙以類似手法作案40余起,每次敲詐金額從幾千到上萬不等。目前,已經有5名犯罪嫌疑人被警方抓獲,案件正在一進步辦理之中。另據了解,當晚張某喝酒量較少,血液檢測結果顯示,并沒有達到飲酒駕駛機動車違法行為的標準。來源:江蘇新聞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