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剛買個房子,裝修公司就打來了電話;車險還沒到期,各保險公司的電話就讓人不勝其擾。類似這樣各色的騷擾推銷以及詐騙電話,估計每個人都接到過,大家也都明白,這是自己的個人信息泄露了。那我們這些的信息究竟是怎樣泄露的?又價值幾何?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影響呢?調查兄弟連,我們就說說,被販賣的個人信息。
因為我們自己有一個對外宣傳的網站,他掃我個人的二維碼,這么加上我的,他上來就問我,我這邊有些電銷的資源,問咱這邊要不要,商戶的名稱,商戶的聯(lián)系人,手機號。
一條10塊錢,他們行業(yè)價是25元,有這么二三百條。這個東西如果說要是我買了,肯定我會有收益,但是這種錢你掙著不踏實。
每天都有上門推銷的,電話也不少反正是,說用我們公司的吧,抽點低點比你們現(xiàn)在用的,好多理由。
商戶 李大姐:平時挺多的,我們家接到過教育方面報課外班的,還有賣商鋪的 賣房子的,尤其是我們做生意的,還有好多批發(fā)的,天天就是說我們有什么貨源,打這種騷擾電話。
一般從哪兒打的?
南方的有一些,還有咱們就不知道是哪兒的電話,打那個號碼咱也不認識,挺煩的反正是,我們也不知道通過什么途徑,把我們的信息泄露出去的。
他一般怎么給你說?
說加我微信,我這兒有需要你這邊的業(yè)務的。
知道對方干什么的嗎?
不知道
知道你的信息怎么泄露的嗎?
這個是真不知道,怎么泄露這個東西確定不了,反正人家知道我是干什么的。
大概的來源,他跟我說的是他們派人從邯鄲來石家莊,搜集的這些資料,然后電話聯(lián)系進行溝通,然后確定好誰要。
里面的公民信息,最基本的包括人員的姓名、電話、住址和家人都有詳細的登記,更有甚者這個人的興趣愛好都有體現(xiàn)。所以說,感到特別驚訝這些信息的流露。
我們批量買的話,會折下來一個價,每條是2分到5分不等,的確不是很貴。
犯罪嫌疑人是從銀行、物流公司、還有一些招聘公司工作人員的手中購買的一些公民信息,這些公司的工作人員,將合法收集來的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的打包出售給犯罪嫌疑人,從中牟利。
如此詳細的個人信息,竟然被這樣廉價販賣,讓我們好似成為了透明人,沒有絲毫的隱私可言。而隱私泄露對我們造成的影響,不僅僅是遭遇騷擾那么簡單,還會引發(fā)更嚴重的危害。
因為這個資料算是他們這種電銷行業(yè)的,一個見不得光的東西,你不可能說我自己買,你買肯定有上家,你的上家不可能賣你這一個人,肯定會把一份資料賣給多個人。
石家莊市居民 賈先生:今天我買了他的資料,我是有利可圖,但是我的資料也會被別人賣,這個東西各個環(huán)節(jié)的人都會有利可圖,但是最終還是大眾受害,這就是惡性循環(huán)。
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 使用 加工或者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也不得非法的買賣 公開 ,或者提供他人的個人信息,即便是組織或者其它個人,提供合法的途徑其他人的身份信息和個人信息,那么你也只能一事一用,如果你把自己合法取得的信息,用做他用用做轉賣,用做其它的手段去獲取了利益,導致的后果也是違反法律規(guī)定的。
實施搶劫、敲詐勒索等嚴重暴力的犯罪活動;利用獲取的信息進行商業(yè)競爭,打擊相競爭商戶的利益。
石家莊市公安局網安支隊民警王曼:侵犯公民的金融信息、教育信息、以及醫(yī)療信息、房產信息和快遞信息。
第一謹慎點擊通過手機短信發(fā)送到你手機上的鏈接;第二不要運行不熟悉的執(zhí)行文件;第三,你個人的購物小票、賬單、以及快遞信息,要及時的涂抹和銷毀。
新頒布的《民法典》也對隱私進行了定義,明確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根據《刑法》的有關司法解釋,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蹤軌跡信息、通信內容、征信信息、財產信息50條以上的即可構成犯罪,可能面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隨著法律的不斷完善,我們在提醒大家加強防范的同時,也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從信息販賣鏈條的源頭下手,持續(xù)亮劍,打造出真正的震懾力!
戳下面視頻
看詳細內容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