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荔枝新聞曾報道過,南京大學今年正式設立人工智能學院,并有望在今年或明年就正式招生。事實上,"人工智能"相關研究早已在南京一些高校展開,而最近,南京的一些中學,也設立了"人工智能"選修課。
樹人學校"人工智能"選修課遇"秒搶"
在南師附中樹人學校,30名初一同學正在上"人工智能"選修課的第一課:人工智能是什么?生活中有什么實際應用?講課的是中國科學院智能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的老師,同學們聽得十分專注。
學校介紹,這一選修課一在網絡選課平臺上開放,30個名額就被"秒殺"了。課程每周一次,每課時70分鐘,總共10個課時。除了前期的理論學習,后期老師還會帶大家體驗目標檢測和人臉識別這兩個人工智能熱門技術的實踐環(huán)節(jié)。
南師附中樹人學校校長孫小紅告訴記者:“在初中階段能夠體驗到這樣的課程,有基本的算法常識,基本的興趣愛好,無疑對于他們未來直接進入這個領域進行探索、提升是很有作用的!
全部課程結束時,同學們將會掌握用人臉識別進行門禁場景的應用,和在無人零售超市場景進行目標檢測的技能。據(jù)悉,這一課程很快也會向更多學校推廣。
雨花臺中學建人工智能實踐基地
記者在南京雨花臺中學了解到,人工智能實踐基地也成立了。
南京雨花臺中學國際部主任吳威說:“我們采用每周一次的方式,先給每個學生嘗試的機會。對于想進一步發(fā)展的學生,我們可能會組織像社團的啊,像一個俱樂部一樣的,在老師的帶領下深度地去學習,進一步地去研究。”
校方表示,學生在接觸編程甚至機器人的過程中,興趣和潛力會被大大激發(fā),有助于對接未來本科甚至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對于有志于申請計算機領域名校的學生,人工智能方面的學習背景,很可能成為申請國外大學時的加分項。
吳威告訴記者:“我們都是跟一些科技前沿的一些企業(yè)或者單位科研機構去溝通,讓他們能派出有專業(yè)方面的人來幫助我們學校建立這種學科!
高校人工智能研究已廣泛展開
高校方面,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都早已開展"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在東南大學,有很多團隊圍繞計算幾何及應用、數(shù)據(jù)科學與智能科技、醫(yī)學成像與心腦血管疾病等五個方向,開展以人工智能為引領、理工醫(yī)交叉的前沿科學研究和開發(fā)。其中,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有關深度學習的研究,個別領域在國際上已經處于相對領先的位置。
東南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耿新說:“在工業(yè)界和投資界都比較關心這個深度學習的運用,在我們這深度學習的團隊有好幾個,比如說把它運用到交通領域,會形成自動駕駛,智慧交通,運用到建筑里就是城市規(guī)劃,智慧城市,運用到醫(yī)學里,就是我們正在籌建的生物醫(yī)學大數(shù)據(jù)中心!
除了在理論研究方面,學院還為人工智能最底層硬件上做相應支持,如智能傳感器,智能芯片中人機交互的設備,也都有相應團隊在研究開發(fā)。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