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今年是自行車誕生200周年,也是共享單車參與改變城市交通的一年。在過去的500天里,共享單車的出現把人們從小汽車中,拽回到了自行車上。
昨天,由共享單車企業(yè)摩拜單車與聯合聯合國環(huán)境署、聯合國人居署、世界資源研究所和世界自然基金會等機構發(fā)起的“世界騎行日”正式啟動,主題是“騎行改變城市”。
共享單車將人們從汽車“拽回”自行車上
摩拜聯合創(chuàng)始人兼CEO王曉峰從環(huán)保角度給出了一組數據:目前摩拜單車在全球投放超過700萬輛自行車,騎行總距離超過56億公里,相當于給地球減少了126萬噸碳排放量。
王曉峰說:“如果這56億公里全部由四輪汽車替代,相當于產生了126萬噸碳排放,這是35萬輛小轎車一年的碳排放量!
聯合國環(huán)境署駐華代表處代辦張金華表示,希望“世界騎行日”倡導的綠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能夠推動“零污染地球”目標的實現。
張金華說:“聯合國環(huán)境署希望通過可持續(xù)交通體系構建、節(jié)能減排以及可持續(xù)生活方式倡導等綜合措施,呼吁所有人行動起來,攜手邁向‘零污染地球’。而世界騎行日倡導的綠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將為這一目標的實現提供重要推動力!
一半非機動車道被擠占 自行車路權怎樣保證?
世界資源研究所中國區(qū)首席代表李來來則看到了共享單車的出現,使自行車道的使用率有了明顯提升。不過,自行車道被擠占的情況依然嚴重。
李來來表示:“比如北京,現在已經能看到一個好的現象:自行車道(使用率)明顯的提升。與此同時,很多自行車道變成了停車場,所以,‘世界騎行日’要呼吁把自行車道還給自行車!
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中心副主任吳洪洋給出了一個數字,在北京,超過50%的非機動車道被占用。而在其他城市,這樣的情況可能更嚴重。
吳洪洋指出:“北京超過50%非機動車道被機動車占用。其實,停車位很多都是施劃在非機動車道上的,有一些用于臨時停車。”
暫停新投車輛 給企業(yè)留出治理空間
而共享單車自身亂停亂放,擠占了非機動車道的空間,引發(fā)路人抱怨。最近,包括北京等多個大中城市都暫停了共享單車投放。北京還提出,各區(qū)根據容納量和車輛停放秩序情況,實時調控企業(yè)投放數量和節(jié)奏。
在北京國貿地區(qū),一度“車滿為患”的非機動車道變得整潔寬敞了許多。附近市民向記者表示:“之前是四五輛、甚至十幾輛都停到路口上,現在只有兩三輛,比以前少了很多,道路變得暢通了!
吳洪洋表示,暫停投放并不是停止投放,而是希望共享單車企業(yè)能夠“緩一緩”,用這個“中場休息時間”深耕運維。
吳洪洋說:“我認為應該對(共享單車的)投放量實行動態(tài)管理。暫停增加投放,利于讓共享單車企業(yè)靜下心來,在這段時間內把環(huán)境、亂停亂放的問題解決好,留出足夠的空間。企業(yè)加強運維的同時,政府也要加強自行車道的施劃和停車設施的建設。”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