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凌晨3時21分(即;英國多弗爾當?shù)貢r間16日晚上8時21分),由包括貴州遵義“泳士”呂剛在內(nèi)的中國6名游泳愛好者組成的中國英吉利海峽接力橫渡隊成功橫渡英吉利海峽,歷時 15小時零57分,全程 49公里。呂剛完成就最后一棒接力,成為貴州第一個成功橫渡此海峽并登陸法蘭西的人。
呂剛,今年51歲,貴州遵義人,從小就喜在湘江河里暢游,工作后,把游泳當成健身和減壓的業(yè)余愛好。去年6月,他曾橫渡海南的瓊州海峽。今年初,他與國內(nèi)的5名游泳愛好者組成“中國橫渡隊”,挑戰(zhàn)英吉利海峽。 每年8至9月,英吉利海峽的水溫約15℃,是最佳橫渡季節(jié)。“中國橫渡隊”選定于9月13日至16日挑戰(zhàn)此海峽。
據(jù)悉,英吉利海峽正值天文大潮,風高浪急,洋流影響很大。英吉利海峽最寬處約180公里,最狹處位于英國多佛和法國加萊之間,最短直線距離約34公里,實際游泳距離通常為60公里。
橫渡英吉利海峽面對的障礙有:距離長、水溫低、天氣變化不定,以及每隔6小時左右在大西洋與北海之間翻滾來回一次的海潮。其中最大的障礙來自海水低溫,夏天時海水溫度也只是在14℃—17℃之間,橫渡失利者當中,約有80%是因為身體失溫而不得不中途退出。
為挑戰(zhàn)此海峽,兩個月前,呂剛就開始在低溫水域暢游、跑步、跳繩,針對肺活量、耐力、以增強自己抗寒力方面的訓練。同時,每天多吃一些高蛋白、高脂肪的膳食,確保橫渡時有足夠體能消耗。
這次“中國橫渡隊” 6名隊員分別是,江西省南昌市金康洋(隊長)、貴州省遵義市呂剛、山東省德州市鄭平、河南省信陽市劉保國、河北省邯鄲市牛金龍、澳大利亞的中國留學生曹洋帆。他們中年紀最大的62歲,最小的28歲。上海市王平川作為替補隊員參加這次活動。除曹洋帆外,其他6人均先后成功橫渡過瓊州海峽。
9月9日凌晨,橫渡隊員抵達英國的多佛爾。呂剛說,當?shù)匾恢碧幱诖箫L大雨的惡劣天氣,直到15日天氣轉晴,英吉利海峽橫渡協(xié)會決定在當?shù)貢r間16日凌晨4時起橫渡。 英國16日凌晨4時20分(即北京時間16日11時20分),6名中國橫渡隊員從英國多佛爾港下水橫渡,按排序,金康洋,鄭平,曹洋帆,呂剛,牛金龍,劉保國,每人接力游1小時。
“海浪高約5米,最低已是2米,水溫比預測還要低一些。”呂剛說,這給橫渡隊員帶來很大障礙和體能消耗,為此,除他、金康洋、曹洋帆三人外,均出現(xiàn)了暈船。
最終,歷時 15小時零57分,“中國橫渡隊”成功橫渡英吉利海峽,全程 49公里。更幸運的是,呂剛完成最后一棒接力,成為貴州第一個成功橫渡此海峽并登陸法蘭西的人。
據(jù)悉,此次,除中國橫渡隊外,還有英國、西班牙等國家的橫渡隊已在此極力橫渡此海峽。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