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癥老人在養(yǎng)老院生活,該注意哪些?
現在已經有不少養(yǎng)老院收失能、認知癥老人了。
讓老人住到專門的養(yǎng)老機構,不僅能讓老人的生活質量得到提高,也能為家屬減輕照護的壓力。
失能老人護理重點在生活照料,因為他們需要靠人協助和代勞,對他人照護的接受程度比較高。而認知癥老人大多數因為認知障礙,不能理解照護人員的行為,所以有些老人會不配合,影響照護服務的進行。
在保護老人安全的同時,需要保持他們的獨立性。普親養(yǎng)老院經過適老化改造,從硬件設施上就體現了無障礙的理念。比如公共區(qū)域隨處可見的雙層扶手,能給為認知癥老人在行走、站立位置提供輔助支撐,同時也為使用輪椅的老人提供便利。
地面對長者在生活環(huán)境中找到方向和維持走路平衡是十分重要,不少認知癥老人還擁有行走能力,所以他們活動的區(qū)域對地板的要求則更注重防護防滑。普親養(yǎng)老院采用PVC地膠材料,防滑靜音又耐磨,材質環(huán)保便于清潔,對護理人員來說,也減輕了不少工作量。
清晰的目視化標識和指示,有助于提高長者熟悉周圍環(huán)境的能力。普親養(yǎng)老院會在老人的房門扣放置老人的照片,老人對圖像認知能力保有時間較長,比文字更容易快被讀懂。
由于認知癥老人容易徘徊,因此幫助他們在機構內部各處都能找到路是很重要的。普親養(yǎng)老院在認知癥老人居住的樓層會設置洄游走廊,讓老人不管是往哪個方向,都能找到路。同時走廊上還會布置一些老照片和老人的手工作品,有助于激活老人的記憶,并讓他們參與到對話中來。
院內的社工還會利用活動大廳,組織老人參與各類活動,通過像藝術創(chuàng)作、手工、游戲等互動活動來吸引和鼓勵老人積極加入進來,既能調節(jié)老人的情緒,轉移老人的注意力,又能讓培養(yǎng)老人的興趣愛好,讓老人收獲成就感。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