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帶大家認識一位76歲的老黨員、老戰(zhàn)士,他叫扈本詢,家住青島。扈老的一生夙愿就是一位名叫孫德本的烈士尋家,在51年的時間里,他往返煙臺44次。說起來,這位烈士已經(jīng)長眠七十多年了,扈老和他非親非故、未曾謀面,那他們的交集是什么呢?這場跨越半個世紀的尋找背后,又有什么動人的故事呢?
1969年3月,24歲的扈本詢隨部隊修筑煙臺市蓁山南麓的一條公路,部隊駐扎在富甲村。施工過程中,他和戰(zhàn)友在一段路基內(nèi),發(fā)現(xiàn)了一座墓。聽村民說,這是一座烈士墓。經(jīng)上級批準后,他們對烈士墓進行搬遷。在清點烈士遺物時,扈本詢發(fā)現(xiàn)了一枚圖章,刻著孫德本的名字。扈本詢和戰(zhàn)友將這位叫孫德本的烈士遷葬到300米外的山坡上,并用木板刻碑,立在墓前。當時,附近很多上了年紀村民,說起這位犧牲時只有20歲的烈士,感到非常惋惜。
1945年8月,約5000名日偽軍龜縮在煙臺城,負隅頑抗。經(jīng)過7天7夜的激戰(zhàn),8月24日,我八路軍部隊一舉收復被日軍侵占了8年的煙臺城。這是我黨領導人民軍隊在全國解放最早、最大的沿海城市。同樣作為一名戰(zhàn)士,扈本詢對為了煙臺解放付出年輕生命的孫德本烈士,充滿了敬意。他在心中默默許下一個心愿—有生之年找到烈士的家。
然而幾天后,扈本詢接到命令調(diào)離煙臺,為烈士找家的事,擱置了下來。1974年,扈本詢轉(zhuǎn)業(yè)后,到青島市房管局工作。利用業(yè)余時間,他踏上了為烈士找家的路。每到一地,他就到烈士陵園去尋找,可一直沒有找到。
幾十年間,扈本詢先后到煙臺四十多次,跑遍所有縣市區(qū),仍沒有打聽到有價值的信息。隨著年齡漸長,扈本詢以為今生可能無法實現(xiàn)夙愿了,但他一直沒有放棄。直到2018年,他和戰(zhàn)友同游煙臺山。在一座抗日烈士紀念碑上,他驚喜地發(fā)現(xiàn)了三個字—“孫德本”。
那一刻,扈本詢仿佛看到了那個年輕生命犧牲在抗日炮火的瞬間。他傷心不已,又按捺不住激動。碑上有名字,說明部隊已將孫德本作為烈士上報了?墒,當初遷墓的事情,當?shù)孛裾块T可能并不知情。后來,烈士的遺骨安葬進陵園了嗎?他的家人,是否知道他的下落呢?
之后兩年間,扈本詢不斷和當?shù)叵嚓P(guān)部門溝通、尋找線索,想把烈士的遺骨再找到,今年四月,扈本詢再次趕到煙臺。疫情期間,為了降低風險,扈本詢盡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能步行就步行,七十五歲的老人,有時候一走就是一天。
這次,扈本詢回到了孫德本和自己都曾駐扎過的富甲村。幾十年滄桑巨變,如今這里已是高樓林立的富甲社區(qū),當年他遷移的墓地,蹤跡全無,線索再次中斷了。
富甲社區(qū)沒有線索,就再到鄰近的蓁山社區(qū)。在扈本詢當年修路的地點附近,有幾處民間墓地,扈本詢挨個查找。當?shù)赝艘圮娙耸聞站趾蜕鐓^(qū)的黨員干部也加入進來,一起尋找。走訪中,他們從一些年齡較大的護林員口中,得到了一些信息。從護林員的回憶可以判斷,當年他們祭拜的烈士墓就是1969年扈本詢?yōu)閷O德本烈士遷葬的。后來,這個烈士墓又遷到哪里去了呢?
在山東省委組織部“四進”工作組和當?shù)攸h委政府的協(xié)調(diào)、幫助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尋找孫德本烈士的信息。終于,在一份散葬烈士墓的情況調(diào)查表中,工作人員發(fā)現(xiàn)了準確的信息。上面寫明了,孫德本烈士在戰(zhàn)爭中犧牲了,一直埋葬在居委會的那個山上,申請搬遷,集中安葬。
今年4月,經(jīng)多方確認,孫德本烈士已經(jīng)于2012年遷葬芝罘區(qū)烈士陵園。不過,他入葬的依然是無名烈士墓。當年扈本詢拿木板為孫德本刻的碑,經(jīng)過常年風吹日曬,已經(jīng)無法識別,后來隨著城市的發(fā)展和建設,這個墓搬遷,沒有姓名,就被合葬入無名烈士墓內(nèi)。
烈士墓被重新找到了,烈士的信息也漸漸清晰。1925年,孫德本出生于山東文登后山后村的一個農(nóng)民家庭,兄妹六人,15歲參軍入伍,20歲在煙臺戰(zhàn)役中不幸犧牲。如今,他還有四個侄子在煙臺。2020年6月29日,扈本詢前往孫德本烈士侄子家,看著烈士侄子高高的身材,記憶深處,人們描述的那個“高大魁梧”的形象,又浮現(xiàn)在扈本詢眼前。他百感交集。孫德本的家人,早已得知他犧牲的消息,但75年來,他們一直不知道葬在哪里。這成了他們一家?guī)状说臓繏臁?/span>
2020年6月30日,孫德本烈士的兩位侄子和扈本詢老人,在煙臺市芝罘區(qū)烈士陵園為孫德本單獨立碑安葬。跨越半個世紀的尋找,英雄魂歸有處,扈本詢也兌現(xiàn)了自己的諾言。
青山埋忠骨,鮮花奠英靈。在血與火的戰(zhàn)爭年代,800萬膠東兒女為了革命事業(yè),共赴國難,7萬多膠東烈士為國捐軀。英魂已逝,精神永存。這場跨越兩個世紀的尋找,告慰無數(shù)英靈,也必將激勵后人銘記歷史。
為抗戰(zhàn)烈士孫德本重立了新碑,找到了親人,這位年輕的英烈終于落葉歸根。英雄有名,再不孤單,至此,這場跨越半個世紀、穿越四代時空的尋找終于畫上了圓滿的句號。他們一位是年紀輕輕,為新中國成立拋頭顱、灑熱血的無畏青年;一位是為先烈永垂不朽,甘愿奉獻半生心血的古稀老人。在這紅色旗幟飄揚的時代,兩個人,都是英雄!我們要向傳承革命精神的扈本詢致敬,向?qū)O德本這些無數(shù)英烈致敬!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