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視頻,
觀看本周人物《魏祥,帶著媽媽上學》
甘肅省定西市,在許多經(jīng)濟排行榜中,都是全國最為貧困的地級市之一。這幾天,定西一中19歲畢業(yè)生魏祥,成了這個西部小城中的名人。幾乎一夜之間,人們都知道,這個他們經(jīng)常看到,被媽媽推著輪椅上下學的男孩,高考理科考了648分,將被清華大學錄取。而且,他還寫了一封申請信,希望學校能批給他一間宿舍,帶媽媽一起讀書。
魏祥十個月大時,被醫(yī)生診斷患有先天性脊柱裂,椎管內(nèi)還存在囊腫。這種疾病危害脊髓、壓迫神經(jīng),不僅讓他下肢癱瘓,意識不到大小便,更阻礙他的發(fā)育,身高比許多同齡人,矮了一大截。
更不幸的是,十二年前,魏祥剛準備上小學,父親就罹患肝癌去世。全家的經(jīng)濟來源、照顧魏祥的擔子,全都落在母親夏瑞云身上。
魏祥:
我媽是做護士工作的,她那個職業(yè)本身就很忙,而且很緊張,她們平時上班,比我們上學遲一個小時,但是必須要送我,所以媽媽早上起的早,晚上我上晚自習,我媽也不能早早休息。
令母親夏瑞云欣慰的是,魏祥的性格十分活潑開朗,而且頭腦聰明,擅長數(shù)理運算。這也更加堅定了夏瑞云與魏祥父親的約定:一定要讓魏祥上學,只有有了知識,思想才能開闊,才會有出路。
小學時,夏瑞云還能背得動魏祥,可到了初高中,就不得不借助自行車、電動車。
十二年里,無論雨雪,夏瑞云每天早晚接送,為了避免魏祥長時間憋尿造成傷害,她中午還要去一趟學校,照顧魏祥的個人衛(wèi)生。家、單位、學校,夏瑞云每天都要走三個往返。
夏瑞云:
說實話魏祥不容易,他這樣的身體肯定是要比其他同學付出更多,他上學是就害怕尿多,他就一天盡量控制著不喝水,最害怕的是拉肚子,就是不方便上。這些真的可能常人都受不了,但還是堅持過來了,我覺得娃娃學這么好,我付出都是值得的。
多虧母親的幫助和鼓勵,魏祥經(jīng)過康復(fù)訓練,已能駕著雙拐走3到4分鐘,甚至可以上下樓。但長距離行走仍是難題,而洗澡、上廁所等,更離不開母親。
招生老師告訴魏祥,盡管他的分數(shù)沒有達到清華大學統(tǒng)招分數(shù)線,但定西屬于偏遠貧困地區(qū),可以通過針對貧困學生的國家專項計劃,考入清華。今年,清華大學在甘肅,理科投放了20多個針對貧困生的招生名額,魏祥的成績排名第十。
得知可以被錄取,魏祥按要求寫了一份申請,不知什么原因,這份申請被人改寫,發(fā)到網(wǎng)上,并被幾個公眾號以《一位甘肅高分考生的請求》爭相轉(zhuǎn)發(fā)。第二天,清華大學做出回應(yīng),將錄取魏祥,提供宿舍,并鼓勵他“人生實苦,但請你足夠相信”。
清華大學甘肅招生組組長 薛建團:
如果分數(shù)不夠,(對魏祥)我們可能跟你們的關(guān)系一樣,一般仁義上的關(guān)系,但魏祥同學的錄取,完全符合政策,沒有任何照顧的因素。
這兩封信很快成為熱門話題,不僅幾十家媒體蜂擁而至,更有許多企業(yè)、社會人士,反復(fù)打電話,希望資助魏祥。
面對接連不斷的“轟炸式”采訪和資助,讓魏祥母子倆覺得尷尬。這兩天,不堪其擾的夏瑞云將魏祥送回鄉(xiāng)下老家,不再接受采訪,拒絕所有資助。他們說,寫申請書只是提出一名殘障學生的權(quán)利訴求,只是想安安靜靜地上學,從沒想過博同情,除了宿舍,其余問題,都能自己解決。
魏祥:
我只是希望不要因為我的身體原因,給我?guī)聿还。其余都跟正常一樣,一起競爭,我是愿意的。我希望平等,不要太特殊的那種,那樣反而讓我不舒服。
事實上,笑容燦爛的魏祥,并不計較自己的身體缺陷,也從沒想過借此享受特殊待遇,他希望自己能像普通人一樣被尊重,享受應(yīng)有的權(quán)利。高中時,他最開心、最自豪的一件事,就是坐著輪椅,和全班同學一起參加健美操比賽。雖然作為旗手,并沒有什么高難度動作,但對比閑坐在臺下,這更讓他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和意義。或許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中,仍會有許多對殘障學生不友好、不方便的障礙,但他似乎更看重生活中陽光的一面,他向往著學成歸來,有一片自己的天地。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luò)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