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顏料你會想到什么?
這個?
這個?
還是這個?
你知道嗎?在我國
還有一項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叫作“國畫顏料制作技藝”
而這位精通國畫顏料制作的大師
就是來自蘇州
如今已年過古稀的仇慶年大師
仇慶年1944年出生
今年已經(jīng)74歲了
但說起話來依然洪亮、中氣十足
從事手工國畫顏料制作行業(yè)53年
可以說一輩子的時間
都花在了在國畫顏料上
仇老告訴我們
中國傳統(tǒng)顏料以動物、植物、礦物為原材料
雄黃、雌黃、孔雀石、朱砂、燕子窠
“燕子窠是用來做胭脂的,很難找到,但用它的做出來的洋紅色相當漂亮!
“花青是一種文靜的藍顏色,萃于蓼藍,荀子所說的‘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就是花青也。”
“到秋冬天,銀杏樹的葉子掉在地上一地金黃,就是石黃,石黃是雌黃做的。”
“敦煌壁畫上仕女的皮膚是淡淡的赭紅,是用赭石做的。”
對這些顏料
仇慶年如數(shù)家珍
為了采集礦石
他往往需要親自不遠千里
到深山中尋找可用的礦石原料
喇嘛佩戴的綠松石
價值連城的青金石
他還曾經(jīng)為了尋找珍貴的原料
冒雨深入大山挖采礦石
獲得原料以后
就要開始正式的顏料制作了
每一種顏料都需經(jīng)
敲碎、漂洗、碾磨、沉淀、水漂
等多個步驟
耗時數(shù)月才能制成
從堅硬無比的礦石到溫潤細膩的顏料
需要反反復復的研磨
第一步——敲碎
第二步——過篩
第三步——碾磨
第四步——水漂
雖然仇老擅長的是顏料制作工藝
但偶爾他也會用自己制作的顏料畫畫
但就連畫畫時
他想的還是怎么把顏料做得更好
也正是這樣的精神
才讓仇老在自己的領(lǐng)域
獲得了如此高的成就
在仇老看來
中國畫是我國特有的文化藝術(shù)
值得被好好珍藏
而手工制作出來的國畫顏料
純凈光潤,色澤莊重
歷經(jīng)千年也依然流光溢彩
也應(yīng)當獲得更好的保護和宣傳
盡管仇慶年的這項手藝已被列為非遺項目
但仇老坦言,這份工作并不好做
枯燥、辛苦、耗時耗力
愿意做這份工作的人寥寥無幾
“物以稀為貴,現(xiàn)在原材料少了,價格也高了,顏料的價格也只能水漲船高。”
此外,原料的匱乏也成為一大難題
所以仇老很希望社會上
有和石頭打交道的朋友
可以給他提供一些獲得礦石的渠道
只需要邊角料就足夠了
退休之后
仇慶年成立了自己的顏料制作工坊“慶年堂”
為了更好地宣傳中國傳統(tǒng)的顏料文化
年過七十的他依舊經(jīng)常在外奔波
前往各個高校、高中
以及農(nóng)民工子弟學校去講座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luò)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