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家長們大多都加了家長群。最近正值開學季,家長群里的“戲精”們惹來了網友的大吐槽,那么,這些家長們是如何給自己加戲的呢? 九月份剛開學,就在微博上看到了這樣一件事兒,在某幼兒園的新生家長群里,家長們自發(fā)舉行了“抒情作文大賽”: 入園倆小時,就可以攢出五百字的作文。戲精家長們,各個都是作文高手!大家做好準備,小作文要開始上場了! “讓我感覺進入這個班,不僅放心還是一種幸運!” “感謝老師們的兢兢業(yè)業(yè)、勤勤懇懇。” “老師們辛苦了!千言萬語也傾訴不了對各位老師的感謝之情……很開心、很欣慰、很榮幸!” 戲最足的應該是這位家長了,文字沒有人家多,但感謝是最多的! 看內容應該是幼兒園家長們入園參觀了兩小時,隨后在家長群里面分分鐘500字小作文出爐。網友們紛紛表示,不入家長群,真的是看不懂這個套路。 其實,有班級群的家長們對這樣的刷屏都不會陌生,小編也對“戲精家長”的特質進行了盤點。 盤點“戲精家長”的特點 1 愛拍馬屁 班主任說一句班級工作,馬上接“老師辛苦了”、“老師好用心”,甚至還有上百字歌頌老師的“抒情作文”。 2 “話很多”(又稱“戲多”) 經常在群里帶起一波話題,引發(fā)討論。話題范疇很廣,有曬娃的、拉投票的、炫耀的、組團購的、做股票的…… 3 “聽風辨向” 觀點、立場經常會隨老師的態(tài)度變來變去,本來站正方的忽然又站反方了,不管站哪一方還都能滔滔不絕說出一番大道理來。 其實,家長群只是用來和老師做基本溝通的,何必各種加戲?相比家長們在群里的感謝,老師應該更希望家長在行動上的配合。 小編想說 教師的職業(yè)光榮而辛苦,家長正常表達謝意很正常。但當正常的感謝演變成某種赤裸裸的“站隊”和“拍馬”的表演時,感謝其實已不再有什么實質的意義。 而當人們在樂此不疲的溜須拍馬的時候,我最擔心的是,學生們會從家長群的日常旁觀里,學得口是心非、表里不一、見風使舵、曲意逢迎的所有套路。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