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電視臺《聚焦煙臺》介紹了棲霞市亭口鎮(zhèn)衣家村以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村民以勞動力入股合作社,掀開了脫貧致富的蓋頭一角。對于人心渙散了這么多年的衣家村,凝心聚力重振信心可沒這么簡單。而衣家村黨支部,卻有他們的“獨門絕技”。
合作社暫時沒有錢給村民發(fā)工資,工票是村民在合作社的勞動的憑據(jù)。群眾參加集體勞動后,合作社按男勞力120元/天、女勞力80元/天的標準發(fā)給工票,社員出工滿2000元可折合一股“創(chuàng)業(yè)股”,除將來按股分紅外,還可用它購買灌溉用水、果樹苗和水利管線。
缺水是制約衣家村發(fā)展一輩子的難題。村黨支部書記衣元良就從水下手,自己借了10萬塊錢給村里打了兩口大井,用兩寸半粗的管24小時也抽不干。這下子,村民們看到了村黨支部帶領大家致富的決心。
渴了一輩子的衣家村老百姓,只有他們自己知道,水有多么重要。嘗到了甜頭,也看到了奔頭,全村57戶村民有53戶加入了合作社。
趁熱打鐵,衣元良帶領村民接連把村里廢棄的幾個水塘修葺一新,蓄上了水。需要錢的地方,衣元良就用自己做水果生意賺的錢先墊上。需要勞動力的地方,村民們二話不說,主動沖上去。
衣元良感覺到,是時候帶領大家擼起袖子干一票更大的了。這更大的一票,就是修路。衣元良第一個沒想到的是,為了這條路,村里的老少爺們都來了,大姑娘小媳婦也來了,甚至八十歲的老大爺和老大娘竟然都沖到了一線。
山路炸開以后,沒有錢雇施工隊,全靠村民一錘一錘地碎石、一锨一鎬地平整路面、一塊石頭一塊石頭地壘砌擋土墻。500米的山路不但幾個月就完成了,后期的施工的進度更是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期。
村民李小華的地在山頂,她種了一輩子地也沒想到會有這么寬的路通到了她的地頭。
有了水,通了路,衣元良開始謀劃更大的一盤棋。拓寬的山路圍著果園轉,為鄉(xiāng)村游、采摘游等休閑農(nóng)業(yè)打下基礎;5.5公里環(huán)山路兩側的桃樹苗也已經(jīng)訂好,將來十里桃花一開,宛如粉色游龍,盤踞山間。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