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上午8點左右,在巴基斯坦飛往北京的國航CA946飛機上,一位30多歲的巴基斯坦乘客突發(fā)左下腹絞痛,癱倒在機艙巷道里。
因飛機上沒有治療急腹癥方面的藥物,同機的西南醫(yī)科大學中西醫(yī)結合學院·附屬中醫(yī)醫(yī)院院長楊思進教授,采用了針灸療法,讓患者病情得到了緩解。
當?shù)貢r間3月29日清晨6時,從巴基斯坦飛往中國北京國航CA946飛機上,突然響起廣播:“尋找醫(yī)生!尋求救助!”
播報立即引起機上醫(yī)護人員的關注。西南醫(yī)科大學中西醫(yī)結合學院附屬中醫(yī)醫(yī)院院長楊思進教授正是其中一員。
與乘務人員溝通后,楊思進找到被救助患者——一名30歲左右的巴基斯坦乘客。楊思進和同行的骨傷科醫(yī)生石厚銀、一名巴基斯坦人員及航空乘務人員立即對患者采取救治。
“通過望聞問切,我們發(fā)現(xiàn)患者想嘔吐,腹部很不舒服!币姶饲樾,楊思進立即把患者攙扶到座位上,讓患者平躺,實施急救,關注病人的脈搏血壓等生命體征。
大約20多分鐘后,飛機上仍然沒有找到緩解胃腸急腹癥的特殊急救藥物。
楊思進為患者進行傳統(tǒng)中醫(yī)針灸治療方法,患者腹痛癥狀有所緩解,生命體征逐漸平穩(wěn)。
楊教授為患者進行按摩。
3月29日晚,記者聯(lián)系上楊思進教授一行,他們正在宜賓吃便餐,然后再匆匆趕回瀘州。
隨行的西南醫(yī)科大學附屬中醫(yī)醫(yī)院院辦主任陳孟利告訴記者,“當時患者非常痛苦,在地上打滾,不停呻吟!标惷侠榻B到,楊思進教授走過去后,馬上蹲下來給患者把了脈,查看了生命體征,然后問她帶的有針灸用具沒有。
當她把針灸用具拿出來時,楊思進教授給患者扎了幾個穴位,當時疼痛有所緩解,大家就把患者扶起來,把幾張椅子的扶手拉起來,讓患者平躺在幾張椅子上。當時兩個空姐專門在現(xiàn)場記錄情況,包括哪個時候扎的銀針等。
30分鐘后,患者病情緩解。機長走上前向楊思進等致謝:“well done(做得好)”。
急救現(xiàn)場
看到病人好轉,在場參加救治的人員都長舒一口氣。楊思進卻一直候在患者身邊,觀察和安慰著他。突然,該患者開始嘔吐,胃內的食物殘渣濺了他一身,楊思進來不及處理,再次為患者實施針灸治療,按壓足三里、合谷等穴位。
在長達3個多小時的緊急救治過程里,楊思進寸步不離地守在患者身旁,時刻關注著病情。當患者痛得大叫時,楊思進便在狹窄的過道里蹲下來為他按摩合谷、內關、足三里等穴位止痛,為他擦汗,安慰他,鼓勵他……
楊思進教授告訴記者,當時患者的情況總的來說是腹痛待診,主要考慮三個方面的問題,第一個是急腹癥、第二個是泌尿道結石、第三個是疝氣之類,當然還有可能是其他不明原因的疾病。
楊教授表示,當時飛機上只有針對心血管疾病方面的急救藥物,沒有針對急腹癥的、緩解痙攣性疼痛方面的藥物,所以根據(jù)現(xiàn)場情況,只有考慮采用中醫(yī)的針灸治療。以行氣止痛的治療方法,緩解痙攣,最終通過先后兩次的針灸治療,病人就逐漸平穩(wěn)。
在飛機上,楊教授一直守在患者身邊。
楊思進教授稱,下飛機前,航空人員通知了北京急救中心。北京時間10點過,飛機落地后,楊思進教授一行攙扶患者到在出口等候的擔架車上,然后將患者送上了救護車,并跟地面救護人員進行了交接。后來,患者是在大家攙扶下,自己走下飛機的,說明患者情況已經好多了。
此次楊思進教授一行6人前往巴基斯坦,是跟巴基斯坦方面洽談共建中醫(yī)醫(yī)院的項目。因此,他們隨身攜帶了針灸等中醫(yī)非藥物治療特色用具。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