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臺州偏遠的白石村到黃巖寧溪鎮(zhèn)上,十八彎的山路,駕駛員車技再好也要開半個多小時,如果換朱冬娟一瘸一拐地走,一趟路少不了要走上3個小時——這位很少下山的村婦,在近一年半時間里卻頻繁輾轉(zhuǎn)于山村與鎮(zhèn)上,為的就是當初的一句承諾。
她要還一筆錢,還一筆兩年前丈夫開電動三輪車撞傷人后的賠償執(zhí)行款。
△記者采訪記錄。視頻/馬宇平
這個故事發(fā)展到后來迎來了暖心的結(jié)局——
因為朱冬娟一家人的積極態(tài)度,原告徐桂花一家選擇了原諒,放棄了大半的賠償。
而朱冬娟也在最近,湊齊了最后一筆賠償款。
4月2日,錢江晚報記者去了白石村,了解到了這個故事的前前后后。
丈夫電動三輪車撞傷人
這家人擦干眼淚答應(yīng)還
朱冬娟還記得,2017年3月,外出打工多日未歸的老伴戴漢順突然回來了,兩眼通紅,一言不發(fā)。在朱冬娟的追問下,戴漢順才道出實情:原來在他開電動三輪車趕工的路上,不小心撞傷了路人徐桂花,對方傷得還不輕。
8月3日,66歲的徐桂花治愈,家人訴諸法律,要求戴漢順賠償醫(yī)藥費、護理費等各項費用總計4萬元,獲法院支持。
8月天熱得冒煙,但戴漢順一家的心卻涼到冰點。4萬元錢,在這家人看來,無疑是一串天文數(shù)字。當時他們連400元都沒能力立即掏齊,上哪里湊這筆巨款?
長吁短嘆,徹夜失眠,這對老夫妻開始掂量起家里的老底。可是家里條件實在不好,沒有積蓄,也沒有財產(chǎn)。
戴漢順今年68歲,朱冬娟小2歲,夫妻倆都患有嚴重的風(fēng)濕病和痛風(fēng)疾病,朱冬娟還有心臟病,要常年吃藥。
夫妻倆膝下有三個子女。大女兒在很多年前因為一場車禍離世,二女兒嫁到了另外一個貧窮的山村,最小的兒子有兩個子女,平日靠開出租車攢點生活費,自己都不夠用,經(jīng)常還需要老人幫襯一點,哪里有能力支援這么多錢?
想來想去,還是要靠自己。
戴漢順平日里話很少,也拿不定主意,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主要是朱冬娟來操辦。經(jīng)過幾天的思想斗爭,朱冬娟擦干眼角的淚水,拉著戴漢順找到了徐桂花家。
“欠款一定會還上,但是只能慢慢還!敝於戤斆娼o了徐桂花一家承諾。
賠償金遲遲沒能到位
要嚴懲“老賴”的執(zhí)行警官最終“倒戈”
在徐桂花一家看來,朱冬娟“信誓旦旦”地給出承諾后,就應(yīng)該按時還款。但是兩個多月過去了,他們才收到2千左右的賠償,這樣的賠償進度實在太慢了。“莫非對方想賴賬?”徐桂花家人心里犯起了嘀咕。
2017年11月,徐桂花家人向黃巖區(qū)人民法院申請立案執(zhí)行,表態(tài)要堅決維權(quán),與“老賴”斗爭到底。然而接下去的幾個月,收效甚微,陸陸續(xù)續(xù)收上來的錢,都只有幾百一千。徐桂花一家更加覺得被告人是在惡意拖欠了。
這起案子最終交到了寧溪法庭執(zhí)行警官付偉軍手里,對于言而無信的“老賴”,付偉軍是絕不縱容的。他翻查了戴漢順家的情況,發(fā)現(xiàn)沒錢也沒房產(chǎn),完全是一窮二白的狀態(tài)!澳撬麄円呀(jīng)預(yù)先財產(chǎn)轉(zhuǎn)移了?”付偉軍決定去戴漢順家里一查究竟。
遙遠的路程,崎嶇的山路,尋覓了大半天后,付偉軍才在大山深處找到了戴漢順的家。
“當時我以為自己走錯地方了。”映入付偉軍眼簾的是幾間破舊不堪的老屋子,敲門后,朱冬娟將付偉軍迎了進來。
眼前的景象更讓付偉軍驚呆了,破爛的房子里,除了一臺已經(jīng)微微生銹的小冰箱,以及三盞結(jié)著蛛網(wǎng)的電燈,就再也找不出更多的電器。沒有做圍欄的樓梯連著堆滿雜物的閣樓,踩上去吱嘎作響。
朱冬娟當時正在煮曬粽葉,邊上還有幾麻袋切好的箬竹桿,這些東西一斤能賣一兩塊錢,也是他們的主要經(jīng)濟來源。聽付偉軍說明來意后,朱冬娟向付偉軍解釋,他們沒想賴錢,一直在努力籌錢償還。“可是我和我家老頭一身毛病,掙錢能力有限,還款進度有些慢,麻煩你向?qū)Ψ浇忉屢幌,讓他們多給我們一點時間,我們一定會把錢全部還上。”
為了證明自己的還款“實力”,朱冬娟還給付偉軍看了手工制作的番薯粉豆面,還有養(yǎng)的幾只土雞下的一籮筐蛋,這些她都要拿去市場上賣了換錢來還債的。
付偉軍還了解到,夫妻倆都有風(fēng)濕病和痛風(fēng)等,每年看病吃藥就要花掉大量的錢,如今,為了償還賠償款,夫妻倆藥都省著吃,桌上一盆咸菜要吃好幾天。
“當時就覺得心酸,這對老夫妻真是太不容易了!备秱ボ姏Q定,要為老人做點什么。
從山上回來后,付偉軍開始幫朱冬娟夫妻倆說起話來,更是主動開車將徐桂花家人載到朱冬娟家里實地“考察”。“有些情況不是親眼所見,你無法相信!
原告決定放棄大半賠償:
“他們身上有比錢珍貴的東西”
自從付偉軍去過朱冬娟家后,朱冬娟知道了對方家里條件也不寬裕,車禍一事也給對方一家?guī)砗艽蟮膿p失和痛苦。
朱冬娟還款的“緊迫感”就更強烈了。加上付偉軍給她普及了欠款不還會被追究的法律知識,以及看到付偉軍這么為她“跑前跑后”,她很是觸動,再三說“我們再難也會把錢還上!
朱冬娟身體每況愈下,但她還是不肯讓自己多歇一會兒,一有空就去幫山里承包了農(nóng)田的老板拔野草。
而走路搖搖擺擺的戴漢順也是大多時間在外頭奔波,靠著幫別人做點泥水活兒,一天賺個七八十塊錢的勞務(wù)費。平日里夫妻倆幾乎不聯(lián)系,只要沒什么“捅破天的大事”,他們是不打電話的,因為打電話要錢。
每湊齊1000元錢,他們就從山溝里翻出來,來到寧溪法庭,將錢交給付偉軍,囑咐他盡快交給徐桂花。
這段路,如果運氣好能搭到順風(fēng)車,就能省力很多,如果沒有,朱冬娟就要走上3個小時。
付偉軍告訴朱冬娟不用這樣花一天時間來回送,“你們可以多籌一些一起給,或者通知我我過來拿,這樣跑來跑去,你身體也吃不消!”
付偉軍的關(guān)心被朱冬娟解讀成了“怕麻煩”,倔強的她直接繞過付偉軍,直接將錢送到了徐桂花家。每次看到送來的一堆償款里有不少五元十元的皺巴巴的錢,徐桂花家人都感慨不已。
去年下半年,徐桂花家人主動找到法院,表示愿意放棄護理費等其他賠償款總計2萬余元。當時朱冬娟已經(jīng)陸續(xù)償還了9000元,徐桂花表示,朱冬娟只要再付5000元醫(yī)藥費,剩余的部分都不要了。
法官私下提醒徐桂花和家人,如果放棄了,以后就不能反悔了,況且徐桂花自己家境也很不富裕,錢對他們來說也是急需品。但是徐桂花一家態(tài)度堅決:只需再賠5000元,放棄剩余賠償,絕不反悔。
徐桂花告訴法官,家人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決定,是被朱冬娟一家的誠懇所打動!他們家條件這么差,還一心想著還錢,一次次送錢上門,讓我們非常感動。比起那些有錢卻故意不還的老賴,他們值得我們尊敬。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比錢更珍貴的東西。”
今年3月份,朱冬娟東拼西湊,終于湊齊了5000元錢,來到寧溪法庭還上最后一筆欠款。徐桂花和老伴也在那里候著,雙方一見面,就抓住了對方的手,不知情的人還以為是老朋友見面。
有人問朱冬娟,“怎么看待誠信”。她聽不懂問題。一旁的人把問題掰開了、講得更通俗,她答道:“不能不還啊,人家是要在背后說我們的。欠錢可以,但一定要還。我們家窮,但不會賴賬!
“辦案這么多年,原告和被告最終親如一家,真的是第一次看到!备秱ボ姳尺^身去,生怕被看到人高馬大的自己忍不住掉下的眼淚。
一個故事看到“誠信”和“寬容”
阿里正能量首次重獎原告和被告雙方
三輪車撞了人,四萬元賠償款壓身,貧窮沒有成為他們賴賬的理由,一身是病的他們走上了漫漫還債路!罢\信”的含義他們沒法說得頭頭是道,但從朱冬娟一家的堅守中,看到了“言必信行必果”的傳統(tǒng)美德。
從義正言辭追討欠款到被對方的誠懇打動,主動放棄大部分賠款,即使家境并不富裕的他們也急需用錢。徐桂花一家,用寬容彰顯了善良大義,展現(xiàn)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高貴品質(zhì)。
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聯(lián)合錢江晚報,用兩萬元正能量金致敬兩家人的誠信守諾和寬容大義。這也是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第一次出重金獎勵原告和被告雙方。
一方勤勤懇懇還債,一方寬容大義理解。在這條路上,他們曾經(jīng)有過碰撞,那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意外。但站在下一個路口,他們共同豎起向善的路標,讓故事的結(jié)局指向溫暖——握手言和、親如一家。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luò)道德,并承擔(dān)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zé)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