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的國慶閱兵式,張松明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方隊中,踢著正步走過天安門廣場;51年后,他的外孫、“90后”小伙子張豪也將作為空軍預備役方隊的一員接受檢閱。相隔多年,土生土長的上海祖孫二人能先后參加國慶閱兵式,這樣的情形實屬難得,這也讓張家人自豪不已。 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 昨天下午,記者在松江區(qū)車墩鎮(zhèn)長溇村見到了張松明老人,今年已經(jīng)73歲的他健談開朗,對于多年前的情形依然記憶猶新。 張松明老人看著外孫張豪的照片,內心充滿了驕傲與自豪 1965年,19歲的張松明離開車墩,懷著青春的夢想來到四川成都中國人民解放軍十三航校,畢業(yè)后被分配到河北省武清縣中國人民解放軍二十一廠。1968年,黨中央、國務院在北京舉行國慶19周年閱兵儀式,受閱命令下達后,張松明有幸被選中。 張松明年輕時的照片 張松明告訴記者,為確保檢閱當天萬無一失,他們當年8月就到了在北京通縣,白天在機場訓練,晚上就到天安門廣場排練。“隊伍按照身高排列,我1米78,在第八排第三十名。晚上的排練是北京軍區(qū)的司令員親自指揮的,音樂一起,我們就踏著節(jié)奏嚓嚓嚓地踢正步,在天安門廣場的一對華表之間來回練習! 老人今天還清楚地記得當時的正步要求,站在屋子里比劃起來:抬腳的高度距離地面兩個拳頭,前面的手距離褲腰帶一個拳頭,甩手時胳膊拉直,前后擺手高度要一致。部隊給每個人發(fā)了三雙鞋,軍裝、帽子、鞋子是草綠色,褲子是藍色,大家都英姿颯爽、精神抖擻。 張松明的退伍軍人證 那一年10月1日當天,張松明早上4點就起床了,6點不到就已經(jīng)在長安街上就位,原地休息。士兵們的水壺由部隊統(tǒng)一灌滿,背在右側,左側的挎包里裝著壓縮餅干、鉛筆和白紙,鉛筆長度是規(guī)定的2寸半,這樣他們遇到激動人心的事就可以隨時記下來。閱兵式在萬眾矚目中開始,張松明一刻不敢放松,直到順利走過了天安門,完成了這次受閱的光榮任務,這才在心里稍稍松了口氣。 工會證 當兵多年,張松明又分別被安排到北京南苑機場、張家口空軍七師等修理飛機。1974年,他從北京軍區(qū)空軍航空修理廠退伍,回到松江農(nóng)業(yè)機械修造廠工作。今年7月,張松明榮獲“松江區(qū)最美退役軍人”稱號。 航空修理廠出入證 在張松明的培養(yǎng)下,他的外孫、1993年出生的張豪從小也有一個軍人夢。小時候,張豪就經(jīng)常拿著工具,在家門外的空地上模仿爺爺?shù)膭幼鳎骸拔乙惨揎w機、修車子。”到了入伍的年齡,張松明問外孫:“你去當兵嗎?”張豪堅定地說:“去!我也不怕苦!”2011年,張豪光榮地成為了一名解放軍,在服役期間還曾榮立三等功。 參加閱兵——張松明一直以來的自豪,也在外孫身上得到了延續(xù)。今年3月,張豪接到通知,隨即動身前往北京通州參加閱兵訓練。張松明說:“在訓練空隙,張豪給我們打電話報平安時總是說‘我一點也不辛苦’,但我知道他能吃苦,現(xiàn)在他們訓練的時候腳上綁4公斤沙袋,要求更嚴格了! 張松明老人 就在前幾天,報喜電話打來了:張豪成功入選了!張松明興奮又驕傲,將心中所感寫成了一篇短文,題目就叫《不忘初心》:“多年前我在天安門廣場見到了新中國第一代中央領導人,現(xiàn)在我的孫子即將接受習近平主席的檢閱,我非常激動和高興。祝福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