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朱章信高興地從衡陽市石鼓區(qū)委辦駐村扶貧工作人員的手中接過兒子的戶籍卡片。一張薄薄的戶籍卡片,意味著自己9歲的兒子朱小華(化名)能夠和正常的孩子一樣上學讀書。
原來,朱章信是石鼓區(qū)松木村廟山嶺組的貧困戶,患有間歇性精神病,而且有暴力傾向。2009年3月,同流浪人員王某(女精神病患者)未婚生育一健康男嬰。由于兩人一直未辦理合法結婚手續(xù),孩子也沒有出生證明,大人也比較疏忽,因此孩子就一直處于“黑戶”狀態(tài),無法上學。2017年,聯點單位區(qū)委辦得知情況,還專門撥了4000元到村里作為其親子鑒定與戶籍登記費用。但由于朱章信的不配合,事情一直得不到有效進展。
今年6月,在全區(qū)縣級領導“大走訪 大調研”入戶走訪中,石鼓區(qū)委書記唐浩然發(fā)現朱章信家中的適齡兒童沒有入學,便第一時間聯系了相關負責人,要求要盡快落實朱章信小孩的就學問題。終于,在工作隊與村里不間斷的做工作和眾人的勸說下,朱章信放下了戒備終于答應了,于是就有了前面的一幕。
當天,在親子鑒定與戶籍登記后,駐村工作隊與村支兩委還給父子倆一人買了2套新衣服。
石鼓區(qū)委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區(qū)委辦還將聯系區(qū)教文體局,確保在今年9月份解決朱小華(化名)的就學問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